我们关于中国的“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的意见 4

关于中国的“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 4

龚天任 原著  李小坚 编译

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展示了以下两点。

(一)根据2017年3月最新数据,在100 TeV之内大对撞机没有可能发现新的物理粒子。请看(中国超级对撞机的意见之一:http://www.pptv1.com/?p=990或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one.pdf)

(二)所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温伯格,戴维·格罗斯,和谢尔登·格拉肖)并没有给出任何预测,没有认可100 TeV的P-P大对撞机可能产生任何新的物理,仅仅是一个产生希格斯粒子的机器。大对撞机没有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可能,也就是说,这台大对撞机没有明确的科学任务。

而且,他们3人都没有试图推动美国(他们自己的国家)现在或未来建造这样一台大对撞机。而美国的地下隧道早已经准备就绪(即70%的成本已经支付,而另外费用可以由其他国家分担)。也就是说,在几乎是免费的情况下,美国甚至不会浪费一个闲置的空间来建造大对撞机这样的项目。请看(中国超级对撞机意见之二,http://www.pptv1.com/?p=1021或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two.pdf)

还有,他们三人非科学观点上,完全支持中国的大对撞机项目。最重要的观点是“衍生副产品”的说法。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发明了万维网WWW。也就是说,即使中国超级对撞机不会产生任何新的物理成果,它仍然有机会产生一些伟大的“衍生副产品”,或许如同万维网WWW那样伟大的衍生副产品。

我们的博文将澄清大对撞机可能产生万维网WWW那样的衍生副产品谬误,以及项目成本的低估问题。

一、CERN发明万维网WWW的说法不成立

如果说CERN发明了万维网WWW,这是主张建造中国大对撞机的关键论点之一,那么我们应该检查CERN是否真正发明了WWW。

首先,从表面上来看,万维网(WWW)作为人人都能用的网络信息技术意味着什么?

它有两个意思:1. 人人都可以浏览无数的网站。 2.每个人都可以在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故事。

其二,上面表述的是WWW实际效果的定义或理解,那么,WWW的真实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答:WWW至少应该有以下这两部分构成:1,每个人都有一个网络设备(PC机或智能手机);2,一些网络设备可以彼此通信传输信息(下载和上传)。

其三 ,从信息技术发展历史来看,什么是WWW?

答:WWW是包括上述两部分的基础设施。

那么现在,从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我们可以分析这些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和发展历史。

1.计算机必须彼此远距离通信。这是通过计算机互联技术,60年代发明互联网,这个与ARPANET有关。

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internet。

2.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计算设备。这种可能性出现在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和Steve Wozniak卖出了第一台苹果电脑。当IBM在1981推出的PC,WWW的基础已经建立。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personal_computers。

3.如果没有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让每个人都可使用计算机,今天的WWW将无法实现。又是苹果和微软大力推广,如1985的MS视窗软件,PC才真正人人可用。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microsoft_windows。

4.英特尔开发和制造了32位数据总线处理器,在1995年11月1日推出奔腾CPU的发展(三代x86微处理器)。没有这样CPU的电脑只能处理一些短信,不是今天的那种网页。

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ntium_pro 。

5.没有商业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没有www。1989年十一月在美国开发了第一个商业ISP。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World_(Internet_service_provider)

6.如果没有能够处理巨大的数据传输光纤通信连接各个大陆,如1988投入使用的第一条跨大西洋电话电缆用光纤,将没有WWW的快速发展。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ber-optic_communication。

7.   1979年,UseNet可以允许用户通过一个虚拟的通讯交流,看到一个基于文本的网页。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聊天页面广泛传播。1993年由Mosaic后来网景公司开发了容易使用Web浏览器,使现代的Web网页大量出现,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web_browser

8. 有许多不同的计算设备之间来读取和显示网页有困难的时,出现了不同设备上通用的浏览器网页,也就是说,有了世界各地的网页。1995年由Sun微系统公司推出的java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见: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overview/javahistory-index-198355.html。

9.没有搜索引擎,每个人都会迷失在网站的海洋。第一个Web搜索引擎:Archie的搜索引擎出现在1990年,4年后的雅虎以及14年后谷歌的都推出了搜索引擎。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web_search_engines)。

10. 没有第一个免费社交媒体,即每个人都能成为出版者,就没有今天的WWW。1988,互联网中继聊天(或IRCs)已经被广泛使用。1999年,第一个博客网站出现并变成流行,创造了社会媒体的大众参与感觉,今天仍然是流行的交流方式。在本世纪初,聚友网和LinkedIn获得突出的地位,Photobucket和Flickr网站便利在线照片共享。YouTube于2005问世,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交流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视频交流途径。到了2006,脸谱网和Twitter都成为了全世界的用户喜爱。中国也从1994年早期瀛海威网络到今天BAT,让网络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社会生活,互联网改变了世界。这些历史功绩与WWW有密切的关系。

https://smallbiztrends.com/2013/05/the-complete-history-of-social-media-infographic.html

上面的十个历史节点就是WWW发展的主干线,但是在这张简要的历史图片中,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作用在哪里?CERN发明了WWW吗?没有CERN ,这些技术也必然会出现。

可见,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与WWW完全没有任何关系,WWW是世界性的基础设施。

但从CERN内部看,的确曾经炒作过一个说法,但这是一个不诚实的故事。

CERN从众多的不同部门之间生产了大量的文件,委托了一个人叫伯纳斯(Berners Lee)的计算机工程师来处理部门间的文件沟通。他使用自己的网络枢纽(库)为所有文件交换网站,出现在1991年八月。Berners Lee写道:{大部分的技术涉及网络文件,如超文本、多字体的文本对象,网页、都是已经设计的不同文件。我只是把它们放在一起。这是一个概括的步骤,用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抽象,认为所有的文件系统,可能是一个更大的假想文档系统的一部分}。是的,Berners Lee创造了这个术语WWW{万维网},并在HTML语言上做了一些贡献。

但是,他竟敢声称他发明了万维网!1989年十一月第一个商业ISP的业务就是这些内容,而第一个Web搜索引擎是1990,而一个基于文本的Web页虚拟通讯,已在1979年就开始使用。而互联网中继聊天(或室内体育馆)于1988被广泛应用?上述十个历史节点的技术拥有者都不能声称拥有万维网WWW,而Berners Lee却声称拥有WWW的发明权,维基百科网上也没有人质疑这个不诚实的声称。但是,如果一个大机构如CERN也声称或不否认:CERN发明了WWW,这肯定让人笑话!而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竟也散布这种无知的说法,不是无知就是不诚实。

结论:万维网不是从CERN衍生出来的副产品,而是信息时代全球共同构建的基础设施

二、成本计算低估的误导

下面,我们澄清一个误导中国建造超级对撞机建设成本的计算,说明总成本可能低估的问题。

国际大咖温伯格和谢尔登·格拉肖根本不谈这个问题。戴维·格罗斯声称,第一阶段(CEPC)将花费大约60亿美元,而拒绝了SPPC成本的任何猜测。

然而,BEPC的领导声称的总成本(包括CEPC和SPPC)约为200亿美元。如果这不是错估,那一定是低估了这个总成本。

我们首先来检查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总成本。

1.大型强子对撞机本身(第一次升级)花费超过100亿美元。

2.LHC使用LEP隧道。也就是说,LEP的成本也应包括在内。LEP和15年的建设运营成本超过150亿美元。

3.设计的LHC寿命为25年。由于目前的成本没有未来的通货膨胀,现在每年超过十亿美元的经营成本。估算终身运营成本将超过300亿美元。

4.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三次升级改造:从7到13 TeV(2014);从13到14 TeV(2018);然后增加亮度改造hl-lhc(High Luminosity LHC,2020)。这三个升级改造将耗资约50亿美元。(http://hilumilhc.web.cern.ch/)。

因此,目前估计大型强子对撞机费用为(100+150 + 300 + 50 = 600亿美元)。考虑前一阶段的250亿折算到今天的钱至少值400亿美元,而后一阶段350亿很可能低估。也就是说,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及其即将的升级的总成本将超过400+350=750亿美元。

但是,等一等,还应该再算算围着CERN对撞机进行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本身无法处理所有收集的数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有一个全球LHC计算网格(http://wlcg.web.cern.ch/),在42个国家有超过170的全球计算中心合作,结合各国和国际网格基础设施有大量投入。这个庞大的网络每年的运营成本也一年超过十亿美元。25年来,以今天的花费总共超过了250亿美元。

所以,对于CERN建造的一个14 TeV的对撞机,相对于今天的估值,全寿命总成本超过了750+250=1000亿美元。

以上关于CERN的成本计算,这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中国建造100Tev的大型对撞机的总成本是即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国的大对撞机建设成本估计为200亿美元,肯定是低估。就说这个数据处理需要全球大型计算网格来供中国超级对撞机使用,这个费用算了吗?当它开始运行时,是否100%免费?我们肯定100%不是。也就是说,中国必须建立自己计算网格,至少耗资100亿美元。

建造中国大对撞机而没有任何配套基础设施,这是不可能的!故意忽略这些费用,那就是蒙骗中国政府。中国俗语: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生一个孩子也许只花了1万元,但培养这个孩子的终身费用可能会超过一百万元。中国谚语:请神容易,送神难。中国大对撞机,还可能邀请一大批国际人士参与,如何面对这些高级专家比面对普通国人要难。

面对现实,中国建造大对撞机不一定容易,确保大对撞机善始善终、终生平安运行可能更难!如果不认识这些困难,那就是忽悠中国做冤大头!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