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希格斯粒子的机制与质量的测量
5天前CMS发布了最新权威测量数据:最新的双光子通道的结果是希格斯玻色子质量为125.78+-0.26GeV。结合了ZZ通道的希格斯玻色子质量为125.46+-0.16GeV;达3个sigmas。最初2012年的数值是125.09GeV,后来的结果:125.38+-0.14GeV。现在发布的数据前前后后的中位值与龚学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CMS发布的数据看如下图表:
龚学计算数据及其机理,在LHC碰撞之前发布,根据龚学30年前的理论:
在LHC碰撞运行遇到困难,找不到任何新粒子的情况下,龚先生告之LHC主管有关龚学理论计算结果,2012年国际物理界重点搜寻125GeV区域,于是终于发现了所谓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举世欢庆,2013年将诺贝尔物理奖发给了LHC及希格斯先生。
问题是LHC所发现这个希格斯粒子的机制,仍然与主流理论的机制不符合。至今已经8年主流理论仍然无法解释。
这个粒子根本就不是希格斯机制的质量生成粒子,而是龚学理论的真空玻色子。
2. 2017年国际上开展了更精密的精细粒子结构参数的测量:
计算与实验数据比较:
关于微观粒子结构的多个物理常数。以下常数Cabibbo角、Weinberg 角、Alpha或Beta值是粒子物理的基石。
主流DP:Cabibbo angle (Dp) = 13.04°
GM:θc (GM) =A(1)= 13.5211574853 °(可达任意位精度)
GM: A (0) = {(360/2pi) * [(pi/64 + (pi/64) ^ 2 + (pi/64)^3 + … ] /2]}
= 1.4788425146211°(可达任意位精度)
A(1)= [360 – 24 * A(0)]/24 =13.5211574853 °以此,可达任意位精度。
主流实验 DP:Weinberg angle (Dp) = 28°to 30°,2017年确定为28.75 ° 。
龚学模型GM:θW (GM) =A(2)= (2 * [360 – A(1) – A(0)]/24) = 28.75 °(可达任意位精度)
3. 基于微波背景观测CMB得到的暗物质、暗能量、可见物质分布计算
普朗克观测值DP:暗能量 = 69.2 % ;暗物质= 25.8 % ;可见物质= 4.82 %
龚学模型计算值GM:取暗能量DE、暗物质D、可见物质V、空间X、时间Y、物质Z, W暗物质融人暗能量的速率。
GM模型:初始状态X,Y,Z 三分天下,每个占比为1/3,即 X=Y=Z=33.33%,X+Y+Z=1
现时状态:Z中有一部分W转化为暗能量。
可见物质V是第一代正物质8个粒子减去1个电子中微子=8-1;
暗物质成分D就是48粒子减去以上7个可见物质粒子成分=48-(8-1)=41
D/V= [(48 –(8 – 1)) (100 – W) % / (8 – 1)]=5.33, 其中W我们选取为:W=9%。我们预测了该值为暗物质转化为暗能量比例,已经由伯克利大学团队观测得出。
V= [(Z –V) x (100 % – W) ]/5.33 =4.86 %
D=[(Z –V) x (100 % – W)]= 25.90 %
DE=X+Y+[(Z – 4.86) x W )] =69.22 %
因此,GM理论推出暗能量DE=69.22 % 、暗物质D=25.90 % 、可见物质V=4.86 % 。以上模型精度取决于观测值W的精度,理论上可以实现任意位精度要求。
以上计算基于一个一致的模型,其背后有一个合理的机制,合理的逻辑,与已知物理客观实在不相矛盾;而不是东拼西凑,安装组配,逆向工程,工程拟合。
我们理论推导依据就是方程0,时间空间物质模型。既能描述宇宙整体结构与成分,又能描述粒子物理底层结构与参数。这是我们理论的一致的数学结构与数理逻辑基础。
如何让普通人也能看懂这个理论,我们必须选择最简单的,容易让人明白的方式讲道理。这就要看看我们讲故事的能力了。
我们绝不辜负您的期望:请听暗物质、暗能量的故事。您要是真有兴趣听,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揭秘物理世界中的暗物质暗能量之谜》 《创新物理学》之五 | 统一的宇宙 统一的理论 http://www.pptv1.com/?p=39
国际物理学的观测结果却越来越趋近龚学理论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