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ERTAINTY PRINCIPLE!(确定性原理)

THE *CERTAINTY PRINCIPLE*!   By  Gong Tienzen

From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4/12/27/the-certainty-principle/

Sean Carroll *was* a diehard {Everett (many-worlds) formulation} supporter. Yet, on December 16, 2014, he wrote: “Now I have graduated from being a casual adherent [Everett (many-worlds) formulation] to a slightly more serious one. (http://www.preposterousuniverse.com/blog/2014/12/16/guest-post-chip-sebens-on-the-many-interacting-worlds-approach-to-quantum-mechanics/ )”. This seems a major ‘retreat’ from his previous diehard position, as the truth will always prevail. No one can be diehard about a wrong position.

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 (delta P x delta S >= ħ)* is now over 100 years old, and it helped the great advancement in physics for formulating the Standard Model in 1970s. However, almost 50 years since then, there is no (absolutely zero) ‘theoretical’ advancement in the ‘mainstream’ physics (as, SUSY, M-string theory and multiverse are all failures thus far). Today, this UP (Uncertainty Principle) stands with five points.

One, UP is about *uncertainty* which is an intrinsic attribute of nature (cannot be removed by better measurement). It is also *fundamental*, not an emergent. That is, it is an *empirical*, not *derived*.

Two, in addition to the *uncertainty*, UP has a very bizarre attribute (the superposition); that is, a *particle (although wave-like)* can be at *different* location at the same time. Yet, this superposition is not *observed* at all. Thus, it gives rise to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such as the dead/live cat and many-words formulation, etc.).

Three, with UP, Quantum Field Theory (QFT) was formulated, and its application on Standard Model (SM) is a great success. But its further applications in SUSY, M-string theory and multiverse are thus far total failures.

Four, SM is a 100% phenomenological model as it has many *free parameters* which need some theoretical bases. After 50 years long trying by thousands top physicists, the *mainstream* physics has failed on this task. One easy way out for this failure is to claim that those ‘free parameters’ are *happenstances* which has no theoretical *base*. Again, UP became the mechanism which produced many (zillions) *bubbles* at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se bubbles evolve with many ‘different sets’ of free parameters. Thus, the free parameters of ‘this’ universe need not to have any theoretical base (cannot be *derived*).

Five, UP is obviously not compatible with the General Relativity (GR, a *gravity* theory). The *quantum gravity* (an attempt of unifying these two) is thus far a total failure.

These five points are where we stand on this UP, and there is no sign of any kind for any breaking through. In fact, there will be no breaking through at current points, as most of those points are wrong. There is no chance of getting it right with many wrongs.

The UP equation (delta P x delta S >= ħ) is of course correct, as it is an empirical formula. The problem is at its *interpretation*.

There is a Universe which we are living in and observing. This universe has a *structure* which is *stable*, that is, many things about this universe are *Certain*.

Point 1, there is an *Event Horizon (EH)* for ‘this’ universe. Anything beyond the EH can only be speculated. So, we should FIRST discuss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of this universe inside of the EH.

Point 2, the EH is constructed mainly by *photon* which is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governed by a nature constant, Alpha). Alpha is a *pure number* (dimensionless), that is, it could be a true constant. Is it truly a true constant? There is no reason to get into anything is not 100% certain. I will thus define an EC (Effective Certainty): anything is not changing during the life-time of this universe is an EC-constant. Furthermore, Alpha consists of three other nature constants {c (light speed), ħ (Planck constant), e (electric charge)} which are also the EC-constants.

e (electric charge) = (ħ c)^(1/2).

{ħ = delta P x delta S} is not about *uncertainty* but is a *viewing window* (seehttp://www.prequark.org/Constant.htm ). Then, the largest *viewing window* is (ħ c). This *certainty (Event Horizon, the ‘causal world’)* is totally defined by { ħ  = delta P x delta S}, as EH = (ħ c) T, T is the life-span-of-this- universe. Thus, EH (event horizon) is totally certain.

Point 3, if this universe is built with some fixed measuring rulers, its structure must be CERTAIN. For the EH, it is built with two EC measuring rulers (c, ħ), and these two rulers are locked by another EH constant e {electric charge = (ħ x c)^ (1/2)}. Then,

{c, ħ, e}, the *measuring rulers*, are further locked by an EC-constant (the Alpha, a pure number, dimensionless). Thus, this EH (Event Horizon) is very much constructed with *certainty*, locked by two safety locks.

Point 4, going beyond the EH (event horizon), 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The answer is that the Nothingness is the essence while the something is the emergent, see https://medium.com/@Tienzen/here-is-the-correct-answer-5d1a392f700#.x9via6kfe . This {nothing to something transformation} is 100% certain. Its consequences are also 100% certain.

One, it gives rise to 48 SM (Standard Model) fermions and 16 energy spaces (dark energy), see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4/48-exact-number-for-number-of.html

Two, it gives rise to nature constants (Cabibbo and Weinberg angles), see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1/10/theoretical-calculation-of-cabibbo-and.html

Three, the calculation for Alpha is 100% certain.

Beta = 1/alpha = 64 (1 + first order mixing + sum of the higher order mixing)

= 64 (1 + 1/Cos A (2) + .00065737 + …)

= 137.0359 …

A (2) is the Weinberg angle, A (2) = 28.743 degree

The sum of the higher order mixing = 2(1/48) [(1/64) + (1/2) (1/64) ^2 + …+(1/n)(1/64)^n +…]

= .00065737 + …

Four, the UP equation {delta P x delta S >= ħ} can be precisely derived.

The few examples above show that this universe (its EH at least) is governed by *certainty* while that certainty is based on the equation {ħ = delta P x delta S}. But, can this equation be derived, from something more fundamental? The answer is a big YES.

This universe is expanding (accelerating in fact). But, where does it expand into? It expands from *HERE* to *NEXT*, and this is powered by the so called the *dark energy* (see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3/11/why-does-dark-energy-make-universe.html )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unified force equation.

F (unified force) = K ħ / (delta T * delta S), K the coupling constant.

Then, Delta P = F * Delta T = K ħ/ Delta S

So, delta P * delta S = Kħ >= ħ; now, this equation is *derived*, no longer as only an empirical formula. That is, it is not fundamental, as the unified force (UF) equation is more fundamental. However, this {delta P * delta S  >= ħ} should be named as *Certainty-Principle*. Also see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3/11/why-does-dark-energy-make-universe.html

Five, the Planck CMB data on dark energy and dark mass can be PRECISELY calculated with 100% certainty,

Recently, the Planck data (dark energy = 69.2; dark matter = 25.8; and visible matter = 4.82)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f this universe (at least its Event Horizon). With only *numbers* (not variables), it again show that this universe is *certain*. Yet, all the talking is in vain. This {Certainty-Model} must account for these numbers.

In this *Certainty-Model*, there is a *mass-charge*; that is, all particles which carry rest mass carry that mass-charge which is a *constant* (the same as e, the electric charge, being a constant). Mass-charge defines the *structure*, not about the particle. In the mass-kingdom, it is divided into 48 dominions which carry the same mass. So, neutrino and top quark should have the same *mass* (mass-charge) while their *apparent* mass difference is caused by a name-tag (or pimple) principle.

Now, we can calculate this visible/dark mass-ratio.

One, among 48 mass dominions, only 7 of them are visible.

Two, some of the dark dominions do become visible with a ratio W.

So, the d/v (dark/visible ratio) = [41 (100 – W) % / 7]

When, W = 9 % (according to the AMS2 data), d/v = 5.33

In this *Certainty-Model*, the space, time and mass form an *iceberg model*.

Space = X

Time = Y

Total mass (universe) = Z

And X = Y = Z

In an iceberg model (ice, ocean, sky), Z is ice while the (X + Y) is the ocean and sky, the energy ocean (or the dark energy). Yet, the ice (Z) will melt into the ocean (X + Y) with a ratio W.

When W = 9%,

[(Z – V) x (100 – W) %] /5.33 = V, V is visible mass of this universe.

[(33.33 –V) x .91]/5.33 = V

V= 5.69048 / 1.17073 = 4.86   (while the Planck data is 4.82),

D (Dark mass) = [(Z – 4.86) x (100 – W) %] = [(33.33 -4.86) x .91] = 25.90 (while the Planck data = 25.8)

So, the total dark energy = (X + Y) + [(Z – 4.86) x W %)] = 66.66 + (28.47 x 0.09) = 69.22 (while the Planck data is 69.2)

Except the ‘W’ is a free parameter, the above calculation is *purely* theoretical, and it matches the data to an amazing degree. Thus far, the *Certainty-Model (fixed framework)* prevails. Also see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5/04/22/dark-energydark-mass-the-silent-truth/

Six, how about the part of the universe which goes beyond the EH (event horizon) and how about the quantum entanglement?

The m (mass) = (ħ /c)(2pi/L), L is the wavelength (lambda) of a particle. As the L (lambda) is an attribute of a particle, m (mass) is also an attribute (not a universal constant) of a particle (see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4/origin-of-mass-gateway-to-final-physics.html ). Again, mass is also defined by ħ. While e (electric charge with photon) measure this universe from *without* (times c, the light speed), the mass measure this universe from *within* (divided by c). What are these means?

poles

Figure 1: the topology of this universe

The center of the figure 1 is the North Pole, the outer circle is the South Pole {the entire circle (with infinite geometric points) is just a single point}. When we split a quantum state at North Pole and send them to point A and B. The distance between AB can be viewed as 2r (radius of the circle). The CAUSAL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two points takes time t = 2r/C. Yet, in reality (nature, with quantum entanglement), the distance between AB is zero (being the same point); so the real transmission takes t’ = 0/C, the instantaneous, the spooky action.

For two particles C and D, their causal distance CD is measured with photon, and the causal transmission time is t = CD/C. On the other hand, the gravity arises from each particle (C, D or E) bouncing between the real and the ghost point, and their distances to the ghost point (such as the South Pole) are the same regardless of their causal distances that CD > CE. That is, their gravity interaction strength is measured with the causal distance (1/r^2) while their transmission rate are all the same (for CD, CE or DE), as they are linked through the ghost point.

Quantum entanglement is also linked via this ghost point, and thus their transmission rate is also instantaneously.

This Real/Ghost symmetry is the base (source) for all physics laws.

First, giving rise to SM particle zoo.

Second, providing the calculation for nature constants.

Third, giving rise to quantum spin (1/2 ħ).

Fourth, giving rise to gravity and dark energy via this quantum, see https://medium.com/@Tienzen/quantum-gravity-mystery-no-more-1d1bf39ad255#.qs69g6a58

Fifth, the instantaneity is the FACTs for both gravity and quantum entanglement.

Of course, I should still address 1) the *interpretation* issue which is mainly powered by the double-slit experiment, and 2) the supersymmetry issue.

Double-slit pattern is the result of waves. For sound wave, its carrying medium is air particles. For water wave, its carrying medium is water molecules. For the quantum wave, its carrying medium is the ‘spacetime’ itself. That is, the particle (such as electron, proton, etc.) are not waves themselves as they are as rigid as any steel bullet. Their wave-patterns are produced by their carrier (the spacetime, the eternal wave). When surfers go through a nearby double-slit surfing contest at beach, the landing pattern will just like a wave-pattern. Please see (http://putnamphil.blogspot.com/2014/05/the-measurement-problem-in-qm.html?showComment=1402087925047#c6965420756934878751 and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4/06/07/measuring-the-reality/ ) for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Thus, the schrodinger’s cat anxiety is not needed, and the ‘many world interpretation’ is totally nonsense.

Last but not least, I should discuss the *supersymmetry* issue. Yes, there is a supersymmetry above the SM symmetry. Yes, there is a symmetry-partner for this SM universe. This again is the result of ħ, the quantum *spin*. For all fermions (with ½  ħ), they see *two* copies of universe. And, that second copy is the supersymmetry-partner of this SM universe (see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4/02/16/visualizing-the-quantum-spin/ for details). That is, the ħ is the ‘source’ of supersymmetry which is the ‘base’ for gravity. Gravity is the force which moves the entire universe from “HERE” to “NEXT” (see http://www.prequark.org/Gravity.htm ), and ħ is the ‘source’ of the gravity. Quantum gravity is now complete.

The {Nothing to Something transformation} is precise and certain.

The measuring rulers are double locked, with total certainty.

The calculations of nature constants and Planck CMB data are precise and totally certain.

The SM particle rising rule is totally precise and certain.

The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is totally precise and certain.

Now, the conclusion here is that the equation {ħ = delta P x delta S} is all about *certainty*, not about uncertainty.

PS: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points, the quantum algebra can be a very powerful point on this issue, see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9/quantum-algebra-and-axiomatic-physics.html .

Furthermore, many prominent physicists are now coming over to my camp, such as Steven Weinberg (Nobel Laureate), see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3/01/welcome-to-camp-of-truth-nobel-laureate.html and Gerard ’t Hooft (Nobel Laureate) who just showed that quantum behavior could be described with cellular automaton (totally deterministic), see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8/quantum-behavior-vs-cellular-automaton.html .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so-called black-hole information paradox.

In the mid-1970s, Stephen Hawking claimed that block hole will destroy all information about what had fallen in, in accordance to the UP (uncertainty principle). And, this gives rise to the black-hole information paradox. Yet, in the last year (2015, 40 years after his claim), Hawking claimed the opposite, the information is not lost. Andrew Strominger (physics professor at Harvard University) explained the facts which forced Hawking to change his heart.

Fact one, without deterministic, the laws of nature cannot manifest and stay constancy, let alone to govern this universe.  That is, even if UP were truly about the uncertainty, UP ITSELF must be certain (determined). If black hole destroys information, then this universe is not deterministic; this is a theoretical tragedy and empirical untrue.

Fact two, if determinism breaks down in the big black hole in accordance to the UP, there should be little black holes popping in and out of the vacuum too under UP. Again, this is empirically untrue, and it is now ruled out by the recent LHC data.

Fact three, in order to say that a symmetry implies a conservation law, you need determinism. Otherwise symmetries only imply conservation laws on the average. Again, this ‘average’ is empirically untrue. The conservation laws are precise, not just in average.

These facts are pointed out by Strominger and Hawking (see 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dark-star-diaries/stephen-hawking-s-new-black-hole-paper-translated-an-interview-with-co-author-andrew-strominger/ ). After being wrong for over 40 years, Hawking has finally changed his heart exactly one year after I published this “Certainty Principle” article.

 

科学方法的正确性问题

科学方法的正确性问题

李小坚     龚天任

正确的科学方法是什么?有正确的科学方法论吗?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吗?这些问题,困扰着科学界,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第十四世纪)到当代,科学被定义为三步曲:定义为假设、理论和验证之间的(HTV)交互作用过程。

S1,假设H(假设或猜测)

S2、理论T(构建模型产生的预测)

S3,验证V(通过测试和实验对这些预测进行验证)

现代科学发展历程中运用HTV这一过程淘汰了许多非科学理论,为科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它也让一些错误的理论通过过了HTV过程,如汤姆逊原子模型(http://www.britannica.com/science/thomson-atomic-model)。然而,随着不断迭代使用HTV过程,科学获得自我校正能力。它似乎是一个完美的科学方法论。

当然,这不可能是完美的科学方法论。当一个预测的验证是正确,其相应的假设也是正确的,因此,假设得到确认。然而,一个预测结果的否定,不能合乎逻辑地排除它的假设是错误的可能性。因为,很可能所做的检验是超出测试空间或其试验设置范围引起。因此,如果一个理论有一个非常大的参数空间,它可能在实践中无法测试。最好的例子是“上帝理论”,它可以预测包含一切可能性,也就是说,有无限大的参数空间。因此,一些理论的本质使得任何批评或实验都不可能马上去验证,甚至在原则上,它是不可能被验证。那就是,对那些“神一样的理论”HTV是完全无用的。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卡尔波普尔坚持:一个理论如果不能被证伪,原则上,这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科学理论的力量在于它既能够容易被证伪,并且能在不断的批评与质疑中被确立。这是科学哲学中所谓的划界问题,这就是波普主义哲学。

在波普主义哲学原则下,一个理论必须通过标定工具程序确定为是否可证伪,才能提交到HTV检验过程。许多伟大的理论几乎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证伪,因此而被废弃多年,经常长达半个世纪。

今天,问题变得越来越糟了。实验技术再也赶不理论思维的发展,许多伟大的物理理论是超越当今技术条件下才能够进行证伪的。一些理论原本是完全不可证伪的,例如,公理性的假设原则,以及绝对真理性的原理。

我们应该全部丢掉那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我们应该停止任何超越当今技术条件的理论物理研究吗?或者,我们应该重新评估波普主义哲学?

而现在的西方科学早已超越了波普主义哲学。已经很深刻地反思波普主义哲学,如2015年十二月7-9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一个题为{为什么要相信一个理论?反思科学方法论-现代物理学之光}的会议。许多非常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出席并讨论了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请看:http://www.whytrustatheory2015.philosophie.uni-muenchen.de/index.html 。

Ethan Siegel (a very prominent physics), https://medium.com/starts-with-a-bang/why-trust-a-theory-c6ea58058086#.pjjrfw6ga

Massimo Pigliucci (a very influential philosopher),https://platofootnote.wordpress.com/2015/12/08/why-trust-a-theory-part-i/

Sean Carroll (physics professor at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rote an article {What Scientific Ideas Are Ready for Retirement?http://www.preposterousuniverse.com/blog/2014/01/14/what-scientific-ideas-are-ready-for-retirement/ }

Max Erik Tegmark (physics professor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rote a book {Ad Infinitum: ‘Our Mathematical Universe,’http://www.nytimes.com/2014/02/16/books/review/our-mathematical-universe-by-max-tegmark.html?_r=0 }.

而中国科学界仍然只拥抱波普主义哲学,强烈质疑科学理论创新,认定科学理论不能建立在猜测性假设,只能接受眼见为实的科学方法论。就像三十多年前中国有过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对于当时社会各界震动和影响很大。现在中国的科学界面临的问题,比那时还要复杂严峻,如果不能解放思想,敞开胸怀,尝试和探索,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还用文艺复兴前的禁言禁声和打击迫害,更是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

除了现实实验能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现在在理论创新与逻辑思辨和检验验证存在巨大的鸿沟,目前科学的另一个致命缺陷:即使100% 通过了HTV验证以及100%波普主义检验通过了的理论仍然可能是一个错误的理论。最重要的一个例子是SM基本粒子标准模型,因为他们通过了HTV各个步骤和100%波普主义要求的检验,但仍然是一个局部理论,而不是全局性的正确的理论,同样广义相对论也有此问题。另一方面,G弦物理学的认识论超出慕尼黑会议要求的科学理论水平。G弦物理学的认识论包括以下前三部分:

一、选美比赛,《物理世界的理论创新模型》《创新物理学》

之一:http://www.pptv1.com/?p=9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5/05/15/paul-steinhardts-remorse-popperianism-and-beauty-contest/

二、奥卡姆的巧合概率

http://www.prequark.org/Thinking.htm

选美比赛后,每位获奖者将被视为只有一个奥卡姆的巧合(概率=½)。因此,对于一个10轮冠军,它因为幸运巧合的机会将是(1 / 2)^10 =0.0976%,也就是说,该理论为真的概率= 99.9023%。如果它是一个15轮冠军,它是一个幸运巧合的机会将是(1 / 2)^15 =0.00305%,该理论为真的概率= 99.9969%。

三、理论检验法则:见 http://www.pptv1.com/?p=59

一个理论(TA)有一套前提条件以及预测(PA)和后果(CA),并有一组已知的物理事实作为验证(PF),PF包括,高度认可的经验或已经被实证的现象学理论的支持。

理论法则1:如果一个理论TA,其PA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达到,但其CA可以包含PF,那么该TA就被认为是正确的。

理论法则2:一个理论TA,在20年以上的时间里,有大于1000科学家,进行过没有任何物理约束的探索,仍然没有合理的PF,那么,该理论必然是前提条件不合适,或者该TA为错。

理论法则3:如果所有已知的PF集合,能被TA1所包含,而 TA2的解释无法覆盖所有相同的PF(或只是包含了一部分),那么TA1 是真,TA2是假。

四、理论创新三定律http://tech.hexun.com/2014-12-12/171362954.html

科技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铁成总结了创新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怀疑定律,发现问题。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先怀疑,而且必须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

第二定律——阻力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有阻力,而且阻力的大小与创新程度成正比。

第三定律——胜出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然胜出,不管经历多少曲折。

五、G弦物理学的实例计算

以下是前夸克G弦理论的主要成就,可以用这个系统来重新评判这一创新物理学理论。现在G弦理论应该赢得比15轮还多的胜利。

我们定义:

物理学真理指数TI=奥卡姆的幸福指数=100 – 奥卡姆的巧合概率

有四种比较方法来获得奥卡姆的巧合概率:

1。简单说,更好

2。通过提升,升级

3。更高,更广

4。作为一个统一量

以下是奥卡姆的巧合概率的计算,基于以下事实比较。

1。时间-空间-粒子方程式0––原理性更好。

2。神奇的精细结构常数程序—本质上更好。

3。前夸克模型G弦解释:—提升,升级,原理性更好。

A复制夸克模型

B介子衰变的解释

C为什么质子比宇宙的寿命更长

4。为什么有三代夸克?—-简单说,就是好。

5。中子衰变的解释—只是更好。

6。为什么物理宇宙有11个维度?—-简单说,就是好。

7。无论是质子和中子都是图灵机,生命种子—-作为一个统一量。

8。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解释—-只是更好。

9。夸克作为一个超弦—–本质上更好。

10。电荷产生的理论定义—-简单地更好。

11。质量产生的理论定义—-简单地更好。

12。电荷力与引力的统一,—-更高,更广。

以此带来以下:

A电荷定义

B质量电荷定义

C统一力方程

13。不确定性原理—原理性地更好。

14。物理和数学的结合,作为一个统一的宇宙基础—原理性地更好。

15。物理与道德哲学的结合,作为一个统一的宇宙理论部分—简单地更好。

(上述设置15个要素的概率比较,它们可以看作是独立的随机事件,如此15轮比拼获胜)

所以,赋予G弦物理学奥卡姆的巧合概率值是:

奥卡姆的巧合概率(V)=(1 / 2)^ 15

=0.000030517

=0.0030517(%)

因此,G弦物理学的真理指数是:

Ti(G-TOE)= 100-(V)

= 99.996948(%)》99.75(%)

更神奇的是G弦理论计算: 暗能量、暗物质、可见物质之数学模型 ,简约独创,天下无敌!

这个宇宙分为三个部分:空间、时间和总物质。空间、时间是暗能量之海,还有一部分暗物质转换成暗能量的一部分。
这样:空间=X,时间=Y,物质=Z(总物质)。

取:暗能量=DE,暗物质=D,可见物质=V, 暗物质转换成暗能量的比率W(驱动宇宙在时间中运动的代价)。
GM模型三分天下:空间X=时间Y=总物质Z=33.33 %

X+Y+Z=1

由天体物理界的科学家观测值估计得出W=9%。(我们也是这样预测,有待进一步观测测试,如CMB 、 AMS 机构加油吧!)
D/V= [(48 –7) (100 – W) % / 7]=5.33,

V= [(Z –V) x (100 – W) %]/5.33 =4.86 %

D=[(Z –V) x (100 – W) %]= 25.90 %

DE=X+Y+[(Z – 4.86) x W %)] =69.22 %

因此,可以求得暗能量DE=69.22 % 、暗物质D=25.90 % 、可见物质V=4.86 % 。以上模型精度取决于观测值W的精度,理论上可以实现任意位精度要求。可以看出宇宙时空是暗能量的一部分。

而普朗克CMB数据1直接观察到的事实是:暗能量= 69.2%;暗物质= 25.8%;与可见物质= 4.82%,与D / V = 5.35。比较一下,可以看出GM所推出的结果与之非常接近,甚至GM更精确。

另外。我们的G弦理论确定 Neff=3,  而普朗克CMB数据2, Neff=3.04,

因此,我们将普朗克CMB数据1,普朗克CMB数据2视为G弦物理学这部神话剧的福音结果。

另外还有:

在1984年就计算预测了:

新的真空波色子质量VB = (1/2) vev + 1% of vev =125.46 Gev

2012年欧洲强子对撞中心撞出来的125.4 Gev粒子就是这个!可惜,被错误地认为是希格子波色子,毫无道理!

诺贝尔物理奖都发错了!

更何况G弦理论还重新解释了一系列困扰现代物理学的诸多难题!

如:重子产生(the baryongenesis issue)、层级结构(the hierarchy issue)、为什么存在(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为什么会产生智能等重大问题!

更上一个台阶:将是统一语言学理论!

http://www.worldcat.org/title/linguistics-manifesto-universal-language-the-super-unified-linguistic-theory/oclc/688487196&referer=brief_results ;,
http://www.prebabel.info/ ;

再上一个台阶:统一宗教学理论!

http://www.worldcat.org/title/the-divine-constitution-by-jeh-tween-gong/oclc/192389071&referer=brief_results ;,
http://www.zygonjournal.org/issue1999_4.html ;

真理可以蒙尘!但真理终将昭示于天下。

正是:擂台比武真本领,偶然巧合太荣幸,理论检验三法则,最终胜出是创新!

卡耐基.梅隆大学“飞跃”2016暑期机器人项目活动介绍2

2015年卡耐基梅隆大学“飞跃”项目介绍:http://frc.ri.cmu.edu/~kantor/George_Kantors_Home_Page/Feiyue.html

 

2014年卡耐基梅隆大学“飞跃”项目授课老师介绍B

卡耐基·梅隆大学“飞跃”项目宣传视频

 

CMU0

 

视频: 世界名校: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宣传片

“飞跃”项目简介

自2013年起,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全美第一的卡耐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学院机器人研究所专门为中国学生量身打造了一个为期2周的机器人培训课程,起名为“飞跃”(Robotics Feiyue),这是一个浓缩型的课程项目,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的最新动态,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和方向。2016年暑期“飞跃”项目将举办第4期。

参加项目的学生将在CMU校园体会原汁原味的名校课堂和大学生活,走进世界顶级机器人实验室,和美国同龄人一起上课、制作、交流,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将获得美方教授亲自撰写的推荐信,为将来申请美国大学增加一枚重要的砝码。

恰逢由NASA支持的FRC地区友谊赛于8月5-6日在匹兹堡附近的西弗吉尼亚大学举办,参加今年“飞跃”项目的学员将获邀组队参赛。

CMUjqr1

CMU1

课程内容

1.飞跃机器人初级班。

本课程将教授如何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编程。参加本课程无需机器人制作经验,如学生在编程和CAD绘图方面有一定背景知识,则大有帮助。课程将从设计、编程、电子学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机器人制作的核心原理。

机械:学习如何使用Solidworks(3D CAD)进行机械设计,掌握如何在激光切割机上根据绘图制作塑料模具,并学会组装马达和传感器。

电子学:学习基本电路理论、基本传感器(如编码器、电位计、距离传感器、色彩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摄像头等)的物理学原理,以及线路连接以实现供电和运算。

编程:讲授编程原理、Arduino C以及如何编写程序来解读传感器并驱动马达。每4-5名学生组成小组,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制作小型机器人,解决指定任务。

 

2. 机器人高级班/FRC高级课程。

本课程将学习高级机器人编程技能,尤其是如何编写程序用于行动机器人的自动控制,并在真正的机器人平台上植入程序来完成任务,编写任务代码并对机器人进行测试。同时,本课程也是FRC机器人比赛的速成班,在技术层面,将讲授如何连接FRC控制系统、如何使用Java对其进行编程;机器人架构方法和动力传动系统、变速箱的机械制作模块及其固定;FRC常用传感器的操作原理,包括惯性传感器、摄像头、编码器、限位开关等。学生将从本课程中学习到如何编写程序来从这些传感器中收集数据,并将其用于机器人的操作。在非技术层面,将讨论成功执行团队项目的要素,包括机器人竞赛的目标设定、组织、项目管理、有效沟通等。

今年我们扩展到在校大学生2016暑期机器人夏令营交流学习计划。

The program runs from 9 am to 5 pm Monday through Friday and is based in Newell Simon Hall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Dormitory style housing and meals are provided at CMU.

 

Feiyue Summer Program 2015 Course Offerings

授课时间

2016年7月25日- 8月6日(预计7月24日国内出发,8月8日回到国内),每工作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

上午:课堂教学,包括数学、编程和机械等领域

中午:90分钟午餐和休息时间

下午:分组制作机器人

课余: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观看棒球比赛、郊游远足、留学讲座、公园烧烤、冰激凌派对等

CMU2

CMU5

CMU6

项目特色

1. 在美国计算机专业排名第一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课堂学习

2. 由计算机学院机器人研究所老师亲自授课并带领制作机器人,每个小组都配有多名专门的大学生助教和美国中学生队友

3. 食宿都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校园内,体会原汁原味的名校生活

适合对象

对数学、物理、电子、机械工程、计算机等学科和机器人制作有兴趣的优秀中学生,有较好的英语能力;初级班学生无需基础,高级班学生需初步接触或了解CAD绘图软件、机器人编程原理等相关基础性知识。

对于部分在校大学生,如果对机器人技术有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扩展视野,提升国际发展空间。可以参与此次在校大学生2016暑期机器人夏令营交流学习计划:

项目费用

人民币49800元,费用包括:往返美国机票费、签证费、学费、机器人制作材料费、课程期间的食宿费(校内)、主办方组织活动的交通游览费、保险费。不包括中国国内段的旅行费用以及前述未涉及的其他个人消费支出。

申请步骤

步骤1:提交预报名申请(请发邮件到lxj1166@qq.com索取表格);

步骤2:申请者在收到“飞跃”项目组的录取通知后完成缴费,我们将协助预约赴美签证;

步骤3:学员取得签证后,我们将统一指导赴美行前准备、阅读“飞跃”项目相关资料和学校通知,并统一组团赴美。

咨询电话:010 88803662/18600750602(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联系人员:王永涛,李小坚
招生报名:lxj1166@qq.com(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业务介绍:http://www.pptv1.com/?p=230

微信咨询:lxj11116666(请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截止日期:2016年5月1日

CMUlink       CMUlink2

往期学员反馈与感想

“论生活,两个星期完全是按照大学的时间表作息的;睡在学生宿舍,吃在学生食堂,学习在实验室和教室,这段经历是对大学生活很好的准备。论学习,卡耐基·梅隆的教授非常专业与热心,对学术问题有问必答。作为我们助教的来自Girls Of Steel机器人小组的当地中学生们也给这段生活添加了不少色彩,不仅在课上提供学术上的帮助,在课后也精心组织了很多活动。”

——马聪(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飞跃”学员,现为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

 

“在CMU夏令营活动中,我不仅对于机器人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够较好地融入到美国大学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两周时间教授关于编程、机械设计的讲解,与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并实现我们自己的机器人,以及最后的展示和比赛,我对于人工智能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在亲自实践和操作中获得了很多经验,并且与同行的同学、老师和美国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友情:-) ”

——孙曦( 陕西西安高新一中“飞跃”学员,现为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

 

CMU3

 

CMU4

 

反馈与感想

 

参加CMU 飞跃课程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忘的经历。在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关于制作机器人的知识与技能,也学到了如何与团队合作。这个项目让我们深深地融入大学,从上课、实验到吃住全部在CMU 校园里,让我们提前体验了大学的生活。在实验室, 我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教授和助教请教。所有的教授和学生助教是那么的热情,一会是烧烤,一会冰激淋party,一会又是露天电影,这些也让我们对美国人非富多彩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郑盼妮浙江慈溪中学(飞跃2013 学生,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

During the two weeks at CMU, I’ve met outstandi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palces in China, and madefriends with fantastic teachers at CMU。 With their unique teaching methods,they taught us som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the college-level robotics。 What’s more, I saw amazing things that I’ve only dreamed before in China: the first driverless vehicle, themoonrovers used by NASA, etc。 This two- week experience will be my mostunforgettable time in my life。

——陆钊南京外国语学校(飞跃2014 学生,现多伦多大学学生)

招生对象:

对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制作有兴趣的优秀中学生,英语良好,并吸收部分大学生参加。(即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1对机器人和计算机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高级班成员需有机器人制作或编程经验

2有较好的英语能力理解美方教授的英文授课,并能和美方师生顺利交流

3初级班学生无需基础,高级班学生需初步接触或了解CAD 绘图软件、机器人编程原理等相关基础性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将在美方老师指导下学习机器人理论并动手制造机器人

4食宿都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校园内,体会原汁原味的名校生活

授课时间:学习和实验室实践时间为每工作日早晨9 点至下午5 点,周末及晚间安排课外活动

1初级机器人制作班: 2016 年7 月25 日(周一)- 8 月5 日(周五);

2高级机器人制作班:2016 年7 月25 日(周一)- 8 月5 日(周五)

3FRC竞赛高级班:2016年7月25日(周一)- 8月5 日(周五)

4、大学生暑期夏令营:2016年7月25日(周一)- 8月5 日(周五)

上午:授课内容包括数学、计算机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中午:学生有90 分钟午餐和休息时间

下午:学生分组对机器人的设计、机械、电子、编程等各方面进行动手实践

每个小组都配有专门老师和美国大学生助教, 同时将和匹兹堡当地中学生组成的“钢铁女孩”机器人赛队成员一起活动在课程最后,各个小组用分头设计并打造的小型机器人来解决任务,并在各组机器人之间进行竞赛课余:我们组织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博物馆参观、观看棒球比赛、郊游远足、留学讲座、公园烧烤、冰激凌派对等,充分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联系方式:王永涛,李小坚
招生报名:lxj1166@QQ.com(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业务介绍:http://www.pptv1.com/?p=230
咨询电话:010-88803662/18600750602(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微信咨询:lxj11116666(请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截止日期:2016年5月1日

虚空与没有:量子引力

虚空与没有:量子引力

Nothingness vs (nothing there): the quantum gravity

李小坚编译                    原著 龚天任

一、引言

定义1:虚空(Nothingness),我们已经定义是一种混沌、对称、均匀状态。这个状态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包含很多很多。数学上,虚空包含{0,无穷,无穷/0}

定义2:没有(Nothing there),我们定义没有是没有任何东西的空空如也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说,什么都没有。数学上,该状态就是0.

现代物理学近100年的奋斗,在量子化广义相对论的所有努力迄今为止没有成功。也就是量子理论与相对论仍然存在分歧,它们没有融合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没有搞清楚虚空、真空、没有什么、无的区别。其中物理学真空也有能量和物质创生。因此,在量子尺度和宏观尺度的引力没有统一,也就是在两个具有非零静止质量的物体之间的引力,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子引力理论。

二、对于牛顿引力

牛顿引力成功地描述了两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相互作用,彼此的不用接触,甚至走出了视线还在纠缠,即在事件视窗以外还有相互作用。

2,作用空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领域,这可能是无限大的空间之间的所以物质都彼此相互作用。

3,从过去到现在,到永远;它们永远在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相互作用不涉及时间。

所以,两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像两者之间的存在无休止的战斗,更形象地描述就像下面的永远没有完结的拳击比赛。

boxing

三、对于广义相对论(GR

广义相对论引力被描述为以下情形的相互作用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质量物体,与一个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个空间就是宇宙的床单(Universe-Bed-Sheet,UBS),这个GR-UBS床单是由空间和时间编织而成的超级弹力床单。

这个床单的“本地”的弯曲曲率取决于附近的质量的大小,见下图。

ubs1

这个GR-UBS宇宙床单定义在因果作用范围内的时空,因此,广义相对论的重力也驻留在因果关系领域之中。而物质质量与这个GR-UBS宇宙床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质量并不是GR-UBS宇宙床单的一部分。因此,这个物质质量在此GR-UBS宇宙床单有一些后果和属性,也就是在这GR-USB宇宙床单留下自己的“印迹”,一个弯曲的大坑。当物质粒子在GR-UBS上移动时,它看起来像一只老鼠在床单上移动。

GR有3个引人入胜的热点:

1,黑洞:如图表述

blackhole

2,引力波:这只是GR引力的一个属性。它(引力波)并不是两个物体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而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在空间时间的一个反映。

Gwave

3,宇宙虫洞:

chongd

我们都知道“质量”是引力理论的重要参数。但是,以上两种引力理论都没有明确论述或描述什么是“质量”。

由于“质量”的载体是粒子。但牛顿引力理论和GR引力没有涉及粒子物理学理论,绝对没有作出与基本粒子有任何关联的详细说明和解释。因此,他们没有机会来描述“质量”的本质是什么。从而,量子引力不应是关于如何对UBS量子化(如圈量子引力试图做的),但量子引力必须与UBS中的粒子物理学理论相关联。

四、对于G弦的引力理论

首先,G-UBS的产生是由以下方程零所描述:

Delta S = N * C * (Delta T)

= (i^n1, i^n2, i^n3) * C * (Delta T), —————(方程零)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4/48-exact-number-for-number-of.html

http://www.prequark.org/Gravity.htm

这个方程0描述了G-UBS三个参数(空间、时间和粒子)。然后,实时空间/虚空空间的对称机制给出粒子的“质量”。这是G弦粒子相嵌在G-USB的时空中,看起来像鸡蛋纸箱的一个个突起:
图片

我们的G弦量子引力的答案是:以F(统一力)将每一个量子向外推动ħ(普朗克常数)单位。
F=ħ/(deltaSxdeltaT) 或F=ħ/(ΔSXΔt)…………………(方程1)

从而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两个物体m,M之间的引力:

f(m,M)=(ħ C/a^2)(mM/R^2)……………………(方程2)

=G(mM/R^2)

m物体1的质量,M是物体2的质量,ħ普朗克常数,C光速,a普朗克质量,G引力常数。

我们进一步得出:宇宙在统一力方程推动物理世界的所以物质运动:
从{[空间:这里(现在),时间:现在]到[空间:这里(下一步),时间:下一步)}的运动。
即:{[Here (now), Now] to [Here (next), Next]} = {Delta S, Delta T} = (Delta S x Delta T)

因此,G弦G-UBS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GR-UBS。

1,GR质量是坐在GR-UBS之上的,而G弦的质量是嵌入在G弦的G-UBS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GR质量和GR-UBS,用图形象地表示为:

GR-UBS

而,G弦质量和G-UBS,用图形象地表示为:

G-UBS2

2,GR-UBS是一个扁平的连续的、没有任何内部结构宇宙床单。而G弦G-UBS是有内部结构的(量子化、费米子粒子嵌入式)。

GR-G-UBS

五、结论:

即使量子引力试图量子化GR-UBS(如圈量子引力),但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作用。量子引力的唯一途径是构造一个带粒子的UBS,即G弦G-UBS,在一个宇宙床单上编织嵌入{空间、时间和粒子(质量)}。而我们的“方程零”定义的就是一个将’虚空’转化为存在’有什么’的时间、空间、物质粒子的一体化结构。

由于GR-UBS没有内部结构:{什么都没有},从而也没有机会从{什么都没有}中得到{GR量子引力}。所以,GR具有如下局限:

1,没有量子自旋。见: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4/02/16/visualizing-the-quantum-spin/

2,没有暗能量和不确定性原理。见: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3/11/why-does-dark-energy-make-universe.html

3,没有SM粒子族产生机制。见: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4/48-exact-number-for-number-of.html

4,没有质量产生机制。见:http://www.prequark.org/gravity.htm

5,局限于观测视窗中因果关系的现实时空,缺失许多、许多、多多。

而这个G弦G-UBS宇宙有一个总根(方程为零)和三个分支:{因果关系的世界,非因果的世界和这两个世界的桥梁–质量}。“质量”是通过{实时空/虚时空}对称机制横跨连接这两个世界,构成整个宇宙。因果关系的世界是由光子定义的宇宙的局部。非因果关系的领域是由“质量”定义的,宇宙的另一面。然而,GR局限于因果关系的现实时空,不能超越因果关系的世界,看不到宇宙的另一面。因此,GR是一个局部性物理定律。当然,GR-UBS是G弦G-UBS宏观层次上的很好的逼近。

现在可以看到的G弦的{虚空}与 GR{什么都没有}的区别,由于G弦的G-UBS有内部结构:{G弦的虚空转换为现实时空和物质的嵌入式一体化结构},这是构建新的G-UBS量子引力的关键。

四种引力理论的比较:

1,牛顿引力的基础:

A,伽利略质量

B,开普勒第二定律

2,广义相对论引力:

A,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等价原理,即伽利略质量…

B,光速的绝对性

3,量子物理引力:

A,基于不确定性原理(M V R),即普朗克常数,等于:

B,开普勒定律的结果

4, G弦G-UBS这个新的量子引力理论是基于:

A,真正的实时空物质世界(正面)/虚空世界(反面)的对称性-粒子在这两个世界的跳跃旋转,粒子的内在自旋(普朗克常数)的结果,即开普勒定律的结果。

B,物质粒子以光速在时间中移动:{实时空物质世界(正面)/虚空世界(反面)}

从而可以看出:这些引力理论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我们认为G弦理论的量子引力能够继承牛顿引力的精髓,又是将量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结合的最先进、最正确的引力理论。

究竟哪一个理论最先进、最正确,有待实践的检验、逻辑的检验、时间的检验、历史的检验。

 

正是:牛顿引力拳击场,爱氏引力弹簧床,量子引力空荡荡,龚弦引力整体强。

 

参考文献:

  1.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6/03/16/nothingness-vs-nothing-there-the-quantum-gravity/
  2. http://www.prequark.org/Gravity.htm
  3.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4/48-exact-number-for-number-of.html

 

 

 

卡耐基.梅隆大学“飞跃”2016暑期机器人项目活动介绍

卡耐基.梅隆大学“飞跃”2016暑期机器人项目活动介绍

2016-0315飞跃项目

2016年暑期 飞跃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中国政府已经将扶持和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家政策,具有先进机器人知识和视野的专业型人才必将是未来急需的宝贵财富。在青少年学生中加强和推广机器人教育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设计和搭建机器人,可以学习到数学、电子、机械工程、计算机编程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懂得如何进行团队合作、项目管理,为今后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广泛而扎实的知识基础。

2013 年起,卡耐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推出了为期2 周的浓缩型课程——“飞跃暑期机器人课程,2016 年已经是第四期。学生们在CMU 校园学习、生活,接受CMU 教授的授课,参观世界顶级的机器人实验室,体会原汁原味的美国名校课堂和大学生活,并和美国同龄人一起上课、制作、交流,达到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增进友谊的目的,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将获得美方教授亲自撰写的推荐信, 为将来申请美国大学添色。

“飞跃”课程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的最新动态,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和方向。目前,已经有多名“飞跃” 项目的学生分别在2014、2015 年秋季如愿进入CMU 计算机学院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活。相信你一定会和往届学生一样, 在匹兹堡度过一个收获颇丰的夏天。

卡耐基· 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简称CMU)坐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由钢铁大王兼慈善家安德鲁·卡耐基于1900 年创建,是一所世界级的研究型私立大学,拥有全美顶级计算机学院和戏剧学院,其艺术学院、商学院、工学院以及公共管理学院也都在全美名列前茅。该校吸引了来自全美国50 个州以及世界各国的人才,迄今共有18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1 名图灵奖获得者、94 名艾美奖获得者、3 名奥斯卡奖获得者以及4 名托尼奖获得者。

卡耐基·梅隆大学尤其在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全美第一,机器人领域处于公认的世界领先地位,是美国最早授予机器人方向博士学位的大学。该校在空间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研任务的主要研发单位之一,其计算机学院下属的机器人研究所是美国最早专门从事机器人开发和研究的专业机构,从事过自动驾驶、月球探测步行机器人,单轮陀螺式滚动探测机器人、无人地面战车、空间机器人等研究。同时, 卡耐基·梅隆大学还被公认为是将机器人应用于教育的先驱。

| 飞跃师资团队

George A. Kantor飞跃项目创始人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 研究所系统科学家。坎特先生从美国马 里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从事科研和教学 工作,并致力于针对青少年的机器人培训。Kantor 教授还担任卡耐基·梅 隆大学所辅导的匹兹堡女子中学生 FRC 机器人比赛团队的负责人,多次率队夺 得冠军。他目前的研究领域专注于开发 能够驾驶、平衡和游泳的机器人,应用于农业、采矿和勘探。他的研究重心是 系统的控 制和估测,使用数学方法来理 解特定系统的物理表现,并由此生成用 于控制或估测的算法,比如解决不稳定 机器人的平衡问题、估测无人驾驶车辆 的位置等。

David Kohanbash 机器人研究所高级研究程序员

研究方向:控制、场地和太空机器人、 系统工程学、传感器,发表的学术论文 包括《用于监控和灌溉的无线传感器网 络设计》、《下一代监控和控制硬件开发》、 《小型 NFT 系统的自动机器人》等

Alex Long机器人研究所工程师

研究方向:模拟火星环境中的机器人活动、用于小型营养膜技术的自动机器人、 利用定位成像反馈系统机器人实现水培 装置的自动化

| 课程简介

1.飞跃机器人初级班 2016.07.24-08.08

参加本课程无需机器人制作经验,不过如果在编程和 CAD 绘图 方面有一定背景知识将有所帮助。学习如何使用常用技术和材料 来制作机器人并对其进行编程。课程将从设计、编程、电子学等 几个方面来介绍机器人制作的核心原理。机械领域:学习如何使 用 Solidworks(3D CAD) 进行机械设计,掌握如何在激光切 割机上根据绘图制作塑料模具,并学会组装马达和传感器。电子 学领域:学习基本电路理论、基本传感器(如编码器、电位计、 距离传感器、色彩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摄像头等)的物理学原 理,以及线路连接以实现供电和运算。编程领域:讲授编程原理、 Arduino C 以及如何编写程序来解读传感器并驱动马达。每 4-5 名学生组成小组,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制作小型机器人,解决指定 任务。两周的课程包括每天上午的理论授课和下午在 CMU 机器 人研究所实验室中进行的动手操作环节。课程第二周,各组将设 计并制作机器人在最后一天进行比赛。

2.高级机器人班 2016.07.24-08.08

这是一个机器人概念和规划课程,学习高级机器人编程技能,尤 其是如何编写程序用于行动机器人的自动控制,并在真正的机器 人平台上植入程序来完成任务。在机器人观念方面,将讲授在平 地上使用 Kinect 等传感器(摄像头和距离图像)探测并绘制障 碍物地图的算法。在规划方面,将讲授在特定障碍物地图下规划 无障碍路径的算法。学生还将学习 ROS 框架并用它来整合概念 和规划,让一个真正的机器人能够执行动作。两周课程由上午的 理论学习和下午在 CMU 计算机房以及机器人实验室中的操作环 节组成。第一周:在计算机房操作并在机器人模拟器上实践;第 二周:在 CMU 机器人实验室中给真正的机器人植入程序。学生 将和导师一起定义机器人的任务,第二周的大部分时间将用于编 写任务代码并对机器人进行测试。最后一天,学生将提交报告并 进行演示。本课程为高级班,需要有全面的 C++ 和面向目标编 程知识。如果没有类似经验,可以通过参加 2014 年 7 月 7-18 日举办的飞跃机器人初级班或机器人编程班来获得必要知识。

  1. FRC高级课程项目 2016.07.24-08.08

本班是FIRST 机器人竞赛FRC 的速成课程,针对FRC 赛队的学生以及想要深入了解该赛事的教师。授课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也包括非技术性的其他知识。在技术层面,将讲授如何连接FRC 控制系统、如何使用Java 对其进行编程;机器人架构方法和动力传动系统、变速箱的机械制作模块及其固定;FRC 常用传感器的操作原理,包括惯性传感器、摄像头、编码器、限位开关等。学生将从本课程中学习到如何编写程序来从这些传感器中收集数据,并将其用于机器人的操作。在非技术层面,将讨论成功执行团队项目的要素,包括FRC 机器人竞赛的目标设定、组织、项目管理、有效沟通等。学生将和来自匹兹堡当地的美国中学生FRC 赛队一起学习和交流。在课程第二周,每组学生将制作一个机器人,并在赛场内和其他FRC 机器人进行竞赛。

  1. 大学生夏令营–高级课程项目07.24-08.08

本班针对在校大学生以及想要深入了解参与机器人赛事的教师。内容综合以上第2项和第3项内容基本。但有侧重:授课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也包括非技术性的其它开拓性的知识。在技术层面,将讲授如何连接FRC 控制系统、如何使用Java 对其进行编程;机器人架构方法和动力传动系统、变速箱的机械制作模块及其固定;FRC 常用传感器的操作原理,包括惯性传感器、摄像头、编码器、限位开关等。学生将从本课程中学习到如何编写程序来从这些传感器中收集数据,并将其用于机器人的操作。在非技术层面,将讨论成功执行团队项目的要素,包括FRC 机器人竞赛的目标设定、组织、项目管理、有效沟通等。大学生将和来自匹兹堡当地的美国大学生一起学习和交流。在课程第二周,每组学生将制作一个机器人,并在赛场内和其它机器人进行竞赛。

 

钢铁女孩FRC 女子中学生机器人赛队

(FIRST Team 3504)

“钢铁女孩”(Girls of Steel)女子中学生机器人赛队于2010 年成立,24 名队员来自匹兹堡市的十几所中学,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并参加FIRST 比赛。该队首次参加FIRST FRC 系列比赛,就赢得了匹兹堡赛区和华盛顿赛区的全明星新赛队大奖,并闯入在圣·路易斯举行的决赛。之后两年,该队都连续赢得地区赛、获得多个奖项并闯入决赛。

| 26小时不间断机器人竞赛(WVROX)

课程结束后,我们的队伍将参加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赞助支持,在西弗吉尼亚大学举办的26小时不间断机器人拉力竞赛。

 

| 飞跃课程特色和亮点

 

招生对象:

对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制作有兴趣的优秀中学生,英语良好,并吸收部分大学生参加。(即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1.对机器人和计算机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高级班成员需有机器人制作或编程经验

2.有较好的英语能力理解美方教授的英文授课,并能和美方师生顺利交流

3.初级班学生无需基础,高级班学生需初步接触或了解CAD 绘图软件、机器人编程原理等相关基础性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将在美方老师指导下学习机器人理论并动手制造机器人

4.食宿都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校园内,体会原汁原味的名校生活

授课时间:学习和实验室实践时间为每工作日早晨9 点至下午5 ,周末及晚间安排课外活动

1.初级机器人制作班: 2016 年7 月25 日(周一)- 8 月5 日(周五);

2.高级机器人制作班:2016 年7 月25 日(周一)- 8 月5 日(周五)

3.FRC竞赛高级班:2016年7月25日(周一)- 8月5 日(周五)

上午:授课内容包括数学、计算机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中午:学生有90 分钟午餐和休息时间

下午:学生分组对机器人的设计、机械、电子、编程等各方面进行动手实践

每个小组都配有专门老师和美国大学生助教, 同时将和匹兹堡当地中学生组成的“钢铁女孩”机器人赛队成员一起活动在课程最后,各个小组用分头设计并打造的小型机器人来解决任务,并在各组机器人之间进行竞赛课余:我们组织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博物馆参观、观看棒球比赛、郊游远足、留学讲座、公园烧烤、冰激凌派对等,充分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 就学步骤指南

我们将会: 经过初步审核,协助你获得飞跃课程的就读资格出具邀请函帮助你获得赴美签证规划你的行程,安排预订航班和接机,帮助你入住学校宿舍

项目时间:

预计2016 年7 月24 日从中国出发,8 月8 日返回中国

项目费用:

人民币49800 元,包括往返机票、学费和器材费、在美期间的食宿和交通游览费、保险费、签证费。不包括中国国内段的旅行费用和学生额外消费的支出。

申请步骤:

1.提交预报名申请表格,发邮件到:

联系方式:王永涛

招生报名:lxj1166@QQ.com(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业务介绍:www.pptv1.com

咨询电话:010-88803662/18600750602(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微信咨询:lxj11116666(请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或到相关联络老师处报名,

2.申请者在收到“飞跃”项目组的录取通知后完成缴费,我们将代为预约赴美签证(已有美国签证的同学将返还签证费;如果因为签证拒签,或因不可抗力导致学员无法成行,将返还项目费用)

3.学员取得签证后,我们将统一指导赴美行前准备,阅读“飞跃” 项目相关资料和学校通知。

| 反馈与感想

能在卡耐基梅隆这样的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学府中生活与学习两个星期,实在是我的荣幸。论生活,两个星期完全是按照大学的时间表作息的;睡在学生宿舍,吃在学生食堂,学习在实验室和教室,即使今后不来CMU,这段经历也是对大学生活很好的准备。论学习, 卡耐基·梅隆的教授George 和Jason 非常专业与热心,对学术问题有问必答。作为我们助教的来自Girls Of Steel 机器人小组的当地中学生们也给这段生活添加了不少色彩,不仅在课上提供学术上的帮助,在课后也精心组织了很多活动。

——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马聪(飞跃2013 年学生,现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

在CMU 夏令营活动中,我不仅对于机器人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够较好地融入到美国大学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两周时间教授关于编程、机械设计的讲解,与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并实现我们自己的机器人,以及最后的展示和比赛,我对于人工智能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在亲自实践和操作中获得了很多经验,并且与同行的同学、老师和美国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友情:-)

——孙曦陕西西安高新一中(飞跃2013 年学生,现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

参加CMU 飞跃课程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忘的经历。在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关于制作机器人的知识与技能,也学到了如何与团队合作。这个项目让我们深深地融入大学,从上课、实验到吃住全部在CMU 校园里,让我们提前体验了大学的生活。在实验室, 我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教授和助教请教。所有的教授和学生助教是那么的热情,一会是烧烤,一会冰激淋party,一会又是露天电影,这些也让我们对美国人非富多彩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郑盼妮浙江慈溪中学(飞跃2013 学生,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

During the two weeks at CMU, I’ve met outstandi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palces in China, and madefriends with fantastic teachers at CMU. With their unique teaching methods,they taught us som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the college-level robotics. What’s more, I saw amazing things that I’ve only dreamed before in China: the first driverless vehicle, themoonrovers used by NASA, etc. This two- week experience will be my mostunforgettable time in my life.

——陆钊南京外国语学校(飞跃2014 学生,现多伦多大学学生)

飞跃”项目宣传片,2015年“飞跃”项目回顾情况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飞跃2013飞跃2014飞跃2015

 

立普思国际致力于打造涵盖教育,科技,金融培训等一站式国际交流平台,公司拥有广泛的海外资源,与国外学校、教育咨询机构、培训中心、研究院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关系网络;公司在国内外拥有众多训练有素的全职顾问,其所建立起来的强大专业服务能力,以其灵活性和高效率,为客户的国际项目需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项目:美国”未来之星“夏令营、卡耐基梅隆大学”飞跃“机器人暑期课程项目、中美合作“转学分”项目、华尔街金融高端培训项目等。

 

联系方式:王永涛

招生报名:lxj1166@QQ.com(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业务介绍:www.pptv1.com

咨询电话:010-88803662/18600750602(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微信咨询:lxj11116666(请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 飞跃课程特色和亮点

 

招生对象:

对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制作有兴趣的优秀中学生,英语良好。

  1. 对机器人和计算机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高级班成员需有机器人制作或编程经验
  2. 有较好的英语能力理解美方教授的英文授课,并能和美方师生顺利交流

3.初级班学生无需基础,高级班学生需初步接触或了解CAD 绘图软件、机器人编程原理等相关基础性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将在美方老师指导下学习机器人理论并动手制造机器人

4.食宿都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校园内,体会原汁原味的名校生活

授课时间:学习和实验室实践时间为每工作日早晨9 点至下午5 ,周末及晚间安排课外活动

1.初级机器人制作班: 2016 年7 月25 日(周一)- 8 月5 日(周五);

2.高级机器人制作班:2016 年7 月25 日(周一)- 8 月5 日(周五)

3.FRC竞赛高级班:2016年7月25日(周一)- 8月5 日(周五)

上午:授课内容包括数学、计算机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中午:学生有90 分钟午餐和休息时间

下午:学生分组对机器人的设计、机械、电子、编程等各方面进行动手实践

每个小组都配有专门老师和美国大学生助教, 同时将和匹兹堡当地中学生组成的“钢铁女孩”机器人赛队成员一起活动在课程最后,各个小组用分头设计并打造的小型机器人来解决任务,并在各组机器人之间进行竞赛课余:我们组织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博物馆参观、观看棒球比赛、郊游远足、留学讲座、公园烧烤、冰激凌派对等,充分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 就学步骤指南

我们将会: 经过初步审核,协助你获得飞跃课程的就读资格出具邀请函帮助你获得赴美签证规划你的行程,安排预订航班和接机,帮助你入住学校宿舍

项目时间:

预计2016 年7 月24 日从中国出发,8 月8 日返回中国

项目费用:

人民币49800 元,包括往返机票、学费和器材费、在美期间的食宿和交通游览费、保险费、签证费。不包括中国国内段的旅行费用和学生额外消费的支出。

申请步骤:

1.提交预报名申请表格,发邮件到

招生报名:lxj1166@QQ.com(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联系方式:王永涛   业务介绍:www.pptv1.com

咨询电话:010-88803662/18600750602(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微信咨询:lxj11116666(请注明飞跃2016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或到相关联络老师处报名,

  1. 申请者在收到“飞跃”项目组的录取通知后完成缴费,我们将代为预约赴美签证(已有美国签证的同学将返还签证费;如果因为签证拒签,或因不可抗力导致学员无法成行,将返还项目费用)

3.学员取得签证后,我们将统一指导赴美行前准备,阅读“飞跃” 项目相关资料和学校通知。

| 反馈与感想

能在卡耐基梅隆这样的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学府中生活与学习两个星期,实在是我的荣幸。论生活,两个星期完全是按照大学的时间表作息的;睡在学生宿舍,吃在学生食堂,学习在实验室和教室,即使今后不来CMU,这段经历也是对大学生活很好的准备。论学习, 卡耐基·梅隆的教授George 和Jason 非常专业与热心,对学术问题有问必答。作为我们助教的来自Girls Of Steel 机器人小组的当地中学生们也给这段生活添加了不少色彩,不仅在课上提供学术上的帮助,在课后也精心组织了很多活动。

——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马聪(飞跃2013 年学生,现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

在CMU 夏令营活动中,我不仅对于机器人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够较好地融入到美国大学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两周时间教授关于编程、机械设计的讲解,与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并实现我们自己的机器人,以及最后的展示和比赛,我对于人工智能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在亲自实践和操作中获得了很多经验,并且与同行的同学、老师和美国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友情:-)

——孙曦陕西西安高新一中(飞跃2013 年学生,现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

参加CMU 飞跃课程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忘的经历。在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关于制作机器人的知识与技能,也学到了如何与团队合作。这个项目让我们深深地融入大学,从上课、实验到吃住全部在CMU 校园里,让我们提前体验了大学的生活。在实验室, 我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教授和助教请教。所有的教授和学生助教是那么的热情,一会是烧烤,一会冰激淋party,一会又是露天电影,这些也让我们对美国人非富多彩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郑盼妮浙江慈溪中学(飞跃2013 学生,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

During the two weeks at CMU, I’ve met outstandi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palces in China, and madefriends with fantastic teachers at CMU. With their unique teaching methods,they taught us som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the college-level robotics. What’s more, I saw amazing things that I’ve only dreamed before in China: the first driverless vehicle, themoonrovers used by NASA, etc. This two- week experience will be my mostunforgettable time in my life.

——陆钊南京外国语学校(飞跃2014 学生,现多伦多大学学生)

飞跃”项目宣传片,2015年“飞跃”项目回顾情况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飞跃2013飞跃2014飞跃2015

立普思国际致力于打造涵盖教育,科技,金融培训等一站式国际交流平台,公司拥有广泛的海外资源,与国外学校、教育咨询机构、培训中心、研究院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关系网络;公司在国内外拥有众多训练有素的全职顾问,其所建立起来的强大专业服务能力,以其灵活性和高效率,为客户的国际项目需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项目:美国”未来之星“夏令营、卡耐基梅隆大学”飞跃“机器人暑期课程项目、中美合作“转学分”项目、华尔街金融高端培训项目等。

联系方式:王永涛

招生报名:lxj1166@QQ.com(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业务介绍:www.pptv1.com

咨询电话:010-88803662/18600750602(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微信咨询:lxj11116666(请注明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

 

 

科技界该冷静思考人工智能的未来

科技界该冷静思考人工智能的未来         李小坚 编译

这几天世界瞩目的重大科技进展:谷歌AlphaGo连续三场战胜围棋九段李世石,已经表明人类围棋高手已经输给了人工智能机器棋手!AlphaGo赢了李世石三局,让人工智能(AI)概念成为舆论焦点,很多围棋界的高手都惊呼“机器超越了人类”。李世石在赛后说,“我没想到会输。我没有想到AlphaGo能下得如此完美。” 围棋世界冠军、围棋九段孔杰在微博中说,“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早。”

事实上,无论是对围棋界,还是科技界来说,AlphaGo都创造了历史。作为3000多年历史的抽象棋类游戏,围棋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智力游戏。韩国围棋协会高秘书长Lee Ha-jin感慨地说,“围棋曾经是唯一一项没有被计算机打败的棋类运动,我们一直以此为荣,但现在我们再也不能这样说了,所以感到有点失望。”

2016年3月9日-12日,在这场数亿人关注的人机对战中,谷歌旗下DeepMind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AlphaGo围棋程序第一次击败了李世石这位韩国的围棋世界冠军,在10日和12日,AlphaGo又接连攻下两城。看起来继国际象棋之后,人类智能在棋牌游戏的最后一块优势阵地也已经不复存在。13日的第四场,AlphaGo给了李世石一点面子,李世石终于赢了一局!

这次比赛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因为研究人员已经从事围棋计算机程序研究数十年了。20年前,计算机在国际象棋领域击败了人类,1997,IBM的深蓝击败国际象棋电脑著名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没有任何一个计算机程序能够赢得围棋比赛的胜利。

但2016年1月27日,自然报道称谷歌的DeepMind程序(alphago)击败范辉(欧洲围棋冠军),取得五局五胜的比赛结果。在此前围棋是仅存的人类能够击败电脑的完全信息博弈游戏(Perfect Information Game),今天,可以看到电脑程序终于在围棋上也超越了人类。

很多人都认为AlphaGo会赢得比赛,很高兴看到这一切正在变成现实。开发人员表示即便现在AlphaGo不是柯洁的对手,也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就完全可以击败他。这次AlphaGo取胜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人类智能?

人类智能包括很多方面。棋牌游戏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能力。举例来说,目前人工智能依然无法在多玩家同时对战的德州扑克游戏中稳操胜券,也无法在股市这样的无法获知玩家信息的游戏中取胜。

围棋被认为是人类棋牌游戏的智能巅峰。在ImageNet计算机视觉识别挑战赛,人工智能已经在图像分类(物体识别)上接近了人类,这其中的挑战只是从一张图像中分析1000种可能性来判断物体。在未来10到15年,人工智能可以接近人类级别的一般智能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自然语言是需要克服的一大障碍。因此,下一个里程碑就是自然语言理解,需要充分理解人的意图,包括更好的理解身体语言、书写文字以及搜索查询的问题。

整体而言,AlphaGo离人类智慧还相差很远,面对复杂情感和创造,机器还没有超越人类的智能。下棋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情景,系统也没有人类级别的理解力。但它代表了一种方向,如果AI能理解围棋,它也会理解更多事。如果宇宙就是一局超大型的围棋呢?

科技界人士认为,这还只是人工智能的初级水平。因为,按照人工智能的等级划分,人工智能可以分为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简称ANI)、强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简称AGI)、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简称ASI)三个等级。

AlphaGo就是弱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简单地说,AlphaGo可以跟你对弈一场围棋,却不能跟你玩五子棋,因为AlphaGo的“大脑”里“学习”的都是围棋棋谱。

弱人工智能虽然能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但在人工智能领域仍是“小学生”。正如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危辉所说,AlphaGo不懂围棋,只是记下了海量的“布局VS布局”映射关系,所谓的类推理能力是以现有的巨大体量数据为基础,由海量样本间相似性得到的,其实根本没有创新。

然而,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巨大进步!而且,这个进步非常迅速,那么下一步将迎来强人工智能时代,甚至是超人工智能时代也很快会来临。

随着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担忧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无意被用于邪恶,甚至毁灭人类,这是可能存在的问题。但目前人工智能的能力还太有限,距离这个可能性还太远。电影《终结者》中的天网Skynet人工智能系统,拥有自我意识之后开始毁灭人类。目前人工智能依然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没人知道未来某天机器是否会具备自我意识的能力,乃至更加不可预测的后果。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担忧是完全可能的。而这就是谷歌马斯克做OpenAI的目的,制定人工智能的道德准则,确保未来人工智能不会被误用于邪恶的目的。总之,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这把双刃剑,估计再过10年-20年这个问题可能会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两难问题。

AlphaGo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的技术还能用于机器人和科学研究,以及数字助理、智能代理和金融系统。这样的技术也能用于任何对抗性问题,任何类似于游戏且需要策略的事情,包括战争、商业和交易。

未来人不仅仅依赖自己的智慧,还必须借助计算机外脑,并且把自己的大脑融入电脑,此时,人和电脑合为一体去面对外部任何挑战。未来社会的管理者也更加依赖超级计算机智能管理社会,分配社会资源,安排各种事物。不知未来社会,人类是更加自由自在,还是被超级计算机智能所管理和控制。这就是超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此时,我们希望人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得到永久的保存和严格的保障。

围棋是3000多年前中国发明的。这是直接应用易经原理的一个案例。黑白棋子表示“阴、阳”双方在网格分明的世界进行较量。在19×19的网格上的对战,以双方平均移动150步的棋类游戏,围棋包含可能的模板配置超过10^170。这是一个超级巨大的对局,而这个宇宙的总粒子数只有约10^90,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远超天文数字的复杂计算。因此,围棋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必须面对和跨越人类智能的最大挑战。然而,人工智能给出了一个让世界惊讶的答案。

我们对此,必须认真对待,而不能认为这是有精神病的研究方向。万一它真的成了精神病一一  疯狂失去控制了,情况就不妙了。

我们对此应该提前布局,积极应对,未雨绸缪。对人工智能更多、更好、更加仔细谨慎地加以研究。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追其根源,必定涉及自然世界的本质特性,特别是宇宙的本质的研究,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

正是:谷歌阿尔法狗狗,围棋阴阳黑白走,机器智能显神威,人类未来能持否?

http://www.nature.com/news/google-ai-algorithm-masters-ancient-game-of-go-1.19234

http://www.linkedin.com/pulse/madness-direction-part-three-alphago-jeh-tween-gong?trk=mp-reader-card

http://tech.gmw.cn/2016-03/11/content_19256035.htm AlphaGo赢了李世石,为什么科技界比围棋界更冷静?

《统一的宇宙,统一的理论》

《统一的宇宙,统一的理论》宣言

 

我们宣称这个宇宙是统一的,那么,必须拿出科学的、严密的、自洽的、完备的统一理论。

我们的理论,不仅仅是物理学统一理论。

还是全部科学的统一理论;

还是全世界各种语言的统一语言学理论;

还将是全世界各种宗教的统一理论。

 

这个理论,具有东方哲学思想底蕴。

这个理论,科学、严密、自洽、完备。

这个理论,可以接受各种测试和考验,将始终是这个科学擂台的最强者。

这个理论,不靠强行推销,自然流行!

这个理论,不怕非议、质疑、挑战,但可以公开辩论。

这个理论,超越各种意识形态。

这个理论,让各种意识、各种思潮,自动靠拢。

这个理论,让中华民族不仅自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更是让中华民族可以傲视群雄!

这个理论,让中华民族的智慧彰显于世界,将可“让四方来贺”。

这个理论,让中国人民可以挺起胸膛,抬起头,扬眉吐气。而不是低三下四、韬光养晦。

这个理论,从思想理论上,可以抵御各种对中国的敌意,进攻。保持我们国家的尊严和正义。

这个理论,让我们可以真正实现和体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这个理论,将成为中国人民古老传统与现代科学精髓结合的典范,成为中华民族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而且将成为全世界的普世价值观。

这个理论,或许将是最好的统战理论。特别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嵌入其中,或将成为未来理想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的最新发展版本。

这个理论,已经形成!我们国家没有花费一分钱,现在国家可以拥有这个理论。

这个理论,将为国家节省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投资,收获超千亿价值的回报。有人忽悠国家准备花2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去建设比欧洲强子对撞中心大7倍的100TeV的大对撞机实验中心。而欧洲的强子对撞中心LHC升级建设费花费了大约90亿美元,每年运行费用约10亿欧元,生命周期的历年总费用将高达1000亿美元。

同样,西方主流物理用了约50年,花费超数千亿美元的代价,建立在M弦和超弦理论之上的基础物理已经彻底失败,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我们的这个理论,所揭示的物理世界的规律,比以上技术物理所得出的结论精确10倍以上。近几年的全球物理观测数据,如宇宙学常数、暗物质、暗能量、可见物质的成分、卡毕波角、温伯格角、精细结构常数、希格斯粒子精确值等,正在向龚学物理的理论计算值逼近。

你们可能说我说大话了,空话了。而这一切需要时间来检验。其实我非常理智地表明,十年后,以上这一切将成为事实。

一个国家需要科学理性,人文理性,科技理性,只有具有理性思想的光芒照耀,这样才不会迷失。很多中国人已经是迷失的孩子,现在世界也是一个迷茫纷争的世界。而这一切预示需要正本清源的新理论。

我是一个中国公民,我关心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我信仰理想共产主义。相信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不仅可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还可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殊途同归,天下大同。

如果我的言论,触犯某些条规,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我知道我的个人学术理论已经对那些浪费国家钱财的某些利益集团构成威胁!我是可以这样公开宣称,不怕任何打击、攻击,欢迎辩论,道理越辩越明。我家乡古代出了屈原,现代出了彭德怀。我中学每天跨过屈原投河的汨罗江,从江上的平江大桥走过,从彭德怀居住的房子门窗前走过。所以,我这个湖南人是不怕死的。一棍子打死,也不怕,只是有点冤而已。

反对伪科学,探索宇宙客观规律,坚持真理,走人间正道,将是我未来的追求!

这不是一个政治宣言,而是一个学术标杆!这是一个《统一的宇宙、统一的理论》宣言!

 

2016.3.12

 

 

 

 

电子、质子、中子里面都有什么?

电子、质子、中子的内部结构

[杨正瓴请教问题]: 电子、质子、中子里面都有什么?

{就是电子、质子、中子里面的电荷、质量是怎样分布的?

电子、质子、中子里面还有什么其它基本物理量,这些基本物理量是怎样分布的?

电荷、质量之间可以互换吗?还是永远独立的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437507

回答:

电子、质子、中子里面都有什么?

我们将先说说–质子,再说中子和电子。

一、质子内部结构及其夸克粒子自旋:

The Godsend gif_20160229_13101223095944575_000

图1 质子内部结构 简化

https://www.bnl.gov/newsroom/news.php?a=26123

总体来说,质子是由2个上夸克,1个下夸克构成。如上图左。

上图右是质子是更准确的图形。即更现代一点的描述是一个质子内部填充了许多胶子(g)和夸克(u,d,s)和反夸克(uds ),反夸克用相同的字母,但带画过线表示(画在顶上一样)。这些粒子以风驰电掣的速度运动,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为清晰起见,上图质子中胶子和夸克反夸克对的数量非常少。

进一步更准确一些的描述质子,就是下图那样的情形:

The Godsend gif_20160229_13101223090202575_000

图2 质子内部结构 细化

质子内面布满胶子(g)和夸克(u,d,s)和反夸克(uds )。如果你仔细看,你会看到上夸克比反上夸克多出两个上夸克,下夸克比反下夸克多出一个;总之:质子内部情形是有超出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即:“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

http://profmattstrassler.com/articles-and-posts/largehadroncolliderfaq/whats-a-proton-anyway/proton-collisions-vs-quarkgluonantiquark-mini-collisions/

The Godsend gif_20160229_13101223044265128_000

图3 质子内部基本粒子分布情况

两个图形的情况相同,只是纵轴的取值范围不同。X轴显示出质子中各种粒子相对可能性的能量分布。引人注目地分离出胶子,或上夸克,或下夸克,或反夸克所占有的分量x。在较低的X,胶子和夸克和反夸克成为主导,可见夸克远比胶子少很多。

再次用显微镜的原理做比喻:“我们越放大,我们可以观察到越来越多的量子涨落”。指出亚原子粒子有异想天开的分裂变换倾向。“质子内有一个变化和发展的夸克和反夸克和胶子海。当你以一定的分辨率确定观测看到某个数量的粒子,但提高分辨率再仔细观察又可以看到,一些粒子分裂,所以实际上有更多的胶子的存在。”

低动量部分胶子极化测量,而这些粒子对质子总体自旋的贡献大,这样就更加明确了胶子对总体自旋的贡献规模: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胶子对总体自旋的贡献大约与夸克和反夸克一样多,而新的发现是胶子可能对总体自旋的贡献比原来估计的要高一些。

质子与中子的G弦表述:每个夸克是一个A与V的三位一体结构,三个夸克就是一个九宫格的结构:

GMProtonNutron

图4 质子与中子G弦结构

新问题:有谁知道–真要是用放大镜看清质子内部情况,需要多大的放大倍数?

二、中子内部情况与质子差不多

因为中子可以被写为N= [d(红色),d(黄色), u(蓝色)],并且它具有零电荷: – 1 / 3 – 1 / 3 + 2/3 = 0

Nutron

图5   中子内部结构图

中子内部细化结构:

中子内面也是布满胶子(g)和夸克(u,d,s)和反夸克(uds )。如果你仔细看,你会看到上夸克比反上夸克多出一个上夸克,下夸克比反下夸克多出两个;总之:种子内部情形是有超出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即:“中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

中子内部各种粒子的分布统计情况与质子也基本相同,只是少一个上夸克、多一个下夸克。

三、电子内部情况

电子产生机制:当自旋(1 / 2)ħ的粒子以光速在实时间和虚时间旋转移动时,产生出“电荷”,并且可以用以下公式来定义。

q =+ / –[1 / 2ħ ×C]^1 / 2

电子的G弦表示:

lipton

String 7 =  (A, A, A1) ={1st,white(colorless), 1 e, ½ ħ} = + e (positron).

String 8 = (V,V,V 1) = {1st, white, 0 e, ½ ħ} = + e-neutrino.

String15 = -(A, A, A1) ={1st,white(colorless), -1 e, ½ ħ} = – e (electron).

String16 =-(V,V,V 1) = {1st, white, -0 e, ½ ħ} = – e-neutrino.

电子内部结构,参考下面的博文:

http://bbs.tianya.cn/post-29-532729-1.shtml

(此博文,纯属该博主个人学术表达,我们不保证其准确性)

从以上对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内部结构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比夸克更下一层的粒子是A角子,V空子。世界的所有物质全部都是由这两个角色担任,包括所有可见物质和暗物质,无论是现实世界的物质,还是高能实验室产生的物质!数学上,一个系统若能表达成为一个二值系统,这就是最简约化的系统。因此,A角子,V空子是构成世界的最底层的基石。

当宇宙世界所有物质都以{V,A}来描述时,我们可以以此对整个宇宙物质世界建模,甚至重构整个宇宙。就如同数字时代的{0,1}可以模拟产生虚拟世界的一切,存在于电脑和网络中的虚拟世界,完全是人类的伟大创造,如今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由{V,A}构成的世界,活生生地真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完全认识这个世界了,而且,我们可以改造这个世界了。

师弟有疑问,师兄有雅兴,助人为乐事,一诺值千金。

参考文献:

See http://profmattstrassler.com/2012/02/15/a-few-more-facts-about-protons/

http://profmattstrassler.com/2012/02/17/how-do-we-know-a-proton-is-so-complicated-data/

http://profmattstrassler.com/2012/02/29/following-up-on-the-protons-structure/

http://profmattstrassler.com/2012/02/15/a-few-more-facts-about-protons/

http://profmattstrassler.com/2012/02/17/how-do-we-know-a-proton-is-so-complicated-data/

http://profmattstrassler.com/2012/02/29/following-up-on-the-protons-structure/

《为什么这个世界还存在一些什么,而不是什么都没有呢?》

《为什么这个世界还存在一些什么,而不是什么都没有呢?》

(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李小坚编译

这是哲学与神学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已经超越物理学的范围!因为,物理学讨论的是在时空中的这个什么与那个什么的关系。而现在的这个问题,是关乎在“时间”创造之前与后的问题。然而,宇宙大爆炸之前的事情,已经没有物理定律可以描述了。最前沿的现代物理学也只考虑到宇宙大爆炸后的10^-43秒后的事情,因为,物理学是一个受时间和空间定律约束的领域。

当然,时代在变化! 在现代宇宙学面前,这个问题不再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禁忌的问题!我们现在可以考虑在大爆炸之前的状态,虚空、通胀和多元宇宙的思想。有趣的是,目前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物理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们争相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最近,一些辩论和争论被广泛报道。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1、在科学美国人,John Horgan(2012年4月23日)写文:“科学无法解释为什么存在有东西,而不是什么都没有”。请看: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cross-check/science-will-never-explain-why-theres-something-rather-than-nothing/

2、劳伦斯·M.克劳斯写的《无中生有的宇宙》,2011,原版销售了500万册,中文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宇宙的总能量一直为零,声称“量子真空”就是什么都没有。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qEQFc02M_YduErggpVT0iu5IfFi8NpYPU_XqTG5PWnYmR1JqUZz2urhpxIsHerwRk-a4LM5Lhu6prTurSQWH_

3、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Frank Wilczek说,“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就是说因为’没有’是不稳定的。”看到维克多斯坦格的书,http://www.csicop.org/sb/show/why_is_there_something_rather_than_nothing

什么是什么?什么没有定义?其实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能没有,有和没有都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或价值?以上绕口令的问题,你被搞糊涂了没有?

4、这些问题都在《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定义和解决。参见: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nothingness/

仅仅十来年前,“宇宙创造”以及“创造什么东西”还是一个科学禁忌的问题,特别是对物理学。但现在,它成了物理学的关键的、热点的中心问题。在西方最重要的讨论还有以下几位。

5、2006年6月,由Victor J. Stenger写在:http://www.csicop.org/sb/show/why_is_there_something_rather_than_nothing/

6、2013年5月14日乔尔,登在: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achenblog/wp/2013/05/14/why-theres-something-rather-than-nothing/ Achenbach

7、由约瑟夫省多明哥,在:http://www.strangenotions.com/something-nothing/

8、劳伦斯克劳丝,约翰埃利斯辩论,唐库比特,视频:http://iai.tv/video/why-is-there-something-rather-than-nothing

9、对这个问题的更多细节,可在龚先生系列文章:http://tienzen.livejournal.com/1323.html

显然,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极其前沿、很高难度的大问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只有敞开胸怀去尝试,再尝试,我们才能解决这个宇宙中最难的问题。

这里重点介绍几个主要观点:

  1. 2014年11月6日,BBC艾德勒罗伯特的观点:(以下是Robert Adler博文)

http://www.bbc.com/earth/story/20141106-why-does-anything-exist-at-all

神秘的宇宙为什么这样广袤无垠?为什么我们人类能够生存在这个星球上?地球文明存在了几千年,几乎每一个古代文明都提出了自己的创世故事。他们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大多数人离不开神的手掌,哲学家们也就这个题目写了很多东西。但科学界对这一终极问题的研究却很少。

然而,近年来一些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已经开始研究解决问题。他们指出,我们现在有一个了解宇宙的历史,并描述它是如何工作的物理定律。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宇宙存在和宇宙如何形成的线索。

诚然,这个答案是有争议的!整个宇宙,如何从一无所有,突然出现并存在到现在;从大爆炸的火球到我们现在居住的星光熠熠的宇宙。这些事已经发生,这些事必须发生,因为“没有什么”是天生的不稳定的。这主意听起来也许奇怪,或者只是一个幻想故事。但物理学家们却认为,它遵循自然科学的最强大和成功的理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

sky1

有可能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大宇宙

物理学家们已经计算出,在一个平坦的宇宙中,物质和能量完全平衡,由重力产生能量。

林德提供了一个简单但又令人费解的答案。宇宙在膨胀,宇宙总是在不断地成长,而这个过程将永远继续下去。

当一个新的宇宙停止膨胀,它所包围的空间,仍然是继续膨胀。充气的空间可以产生更多的宇宙,周围有更多的膨胀空间。所以,一旦通胀开始应该让宇宙无尽的永恒地膨胀。我们的宇宙可能只是在一个无边的海滩上一粒沙子。

其它的宇宙可能与我们的不同。这样的宇宙可能有五个维度;重力可能是十倍或一千倍或强或弱,或根本不存在;物质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粒子建造出来的。所以有可能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大宇宙。

我们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它的宇宙存在。但不管怎样,这些想法都给了一个全新的含义。

  1. 2013年5月14日,华盛顿邮报的报道: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chenblog/wp/2013/05/14/why-theres-something-rather-than-nothing/

华盛顿邮报作家Joel AchenbachFollow @joelachenbach

在20世纪90年代末,华盛顿邮报作家Joel Achenbach指出,科学上列出了5个最大的未回答的问题。

1)宇宙是如何创世的?2)时间是怎样出现的?3)生命是如何起源的?4)意识是如何从大脑中出现的?5)但是,最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

这个世界为什么有什么东西,而不是没有什么?很多人希望能找到这个问题答案,但编辑认为它太难以理解和太抽象。后来吉姆霍尔特写了一本很棒的书《世界为何存在?》,很畅销,因为大家都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完全是关于一个没有什么结果的问题,即使霍尔特想这个问题想到他的头骨开了裂缝。不知疲倦的沉思,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霍尔特描述了哲学家、神学家和科学家都试图爬上这抹了油的已经立在那里几千年的标杆。

sombrero

图The sombrero galaxy草帽星系

任何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总是尝试着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婴儿宇宙可能会引发量子波动,然后进行扩张和膨胀,形成了星系和行星,演化发展和日益复杂,直到我们的地球出现了生命,最后我们和海豚戏水,在海边钓鱼,在游泳池训练,然后,妈让回家吃晚饭结束。而这只是一个过程,这并不是我们的本质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机制和原理说明,我们需要一个更深刻的解释。如果你告诉我有一个宇宙,这个宇宙是怎样冒出来的,这只是把这个存在的根本问题放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

  1. 我们的总结:

20年过去了,物理学主流仍然没有好的答案,但我们不能半途而废,我们还是要刨根问底。可能的答案有:

A,宇宙是由上帝创造的。如果上帝是宇宙出现的终极原因,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存在上帝。答案很明显:上帝只是这样做了。霍尔特称,这是赤裸裸的最高事实。

事实上,这个问题甚至基督教神学也说不清楚。如果这个宇宙是由上帝创造的。但是,上帝又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被禁止问的问题。上帝是一个自我,总是在那里,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显然,A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而是把它藏在地毯下面。

B,一个佛学版本。它不需要一个最高的创造者,所有的一切完全都是想象,原来状态、现在状态或未来状态,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东西,只是人大脑中的虚像,所谓的“有什么”都是梦想。

佛教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正面回答。佛教就是这样开始寻找最终真理的:将我们的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扔进垃圾桶,这是一个排空过程。循环往复的排空步骤,最终达到完全的虚空,万物皆空作为宇宙的真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问题。

1、排空并不算真正的空,因为它存在被掏空的印迹;因此,曾经是什么,它仍然是什么,而不是什么也没有。

2、排空是一个过程,最终的虚空是一种状态。最终的虚空不是一个过程,因而,它没有创造的力量。也很难说,这是创造的逆过程。

所以,佛教没有回答“宇宙创造”问题。

C,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世界,而不是什么都没有?一个现实版本就是物理学的解释是:这是宇宙学的问题,它是关于宇宙的命运。我们都想知道发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但霍金的时间概念是从那次大爆炸开始的,没有以前,没有边界。宇宙是有限的,是无边界的二维表面,像一个球体。如果你不满意,那就还有另外的宇宙泡泡,多元宇宙!说不定总有一个泡泡让你称心如意。可这仍然不是我们需要的答案。

显然,在理念上,西方的物理学无法解决这个的问题:{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

以上答案,你到底喜欢哪一个?我们告诉你,精彩的在后面:

D,在这个人类文明的世界中,只有2个模型能回答{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这个问题。一个是古代版本:中国的易经模型;另一版本是现代物理学新成就:前夸克G弦模型。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try-again-part-4-why-something-rather-than-nothing-jeh-tween-gong

一、易经思想:

这个宇宙的创造机制是用4个步骤描述的。

S1,一个初始状态,虚无(无形):無極

S2,一个对称破裂过程(SBP):一劃開天创造太極。

这个过程可以由中国的羅盤所描述。羅盤的中心是一个小水池(称为天池,象征着無極)。在磁针掉在水面前的無極,羅盤给不出一个方向。当磁针(一笔画)是在無極下降,浮针指向北方。有了这一个中风,方向被创造。这个过程类同于宇宙创造,完全的对称性被打破。现在是宇宙分南北方向,这就是一劃開天。这个过程包括:1)对称性(的無極),2)对称’破缺’,一个中风,3)该無極分成两部分(阴阳),这是太極的结果,就是“無極而太極”。4)而且,太極包括兩儀(阴阳)。

S3,这样的对称性破缺(SBP)再重复2次,因此: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即2^3 = 8。

S4,然后,这个过程再重叠(重卦):所以,8 ^ 2 = 64。于是,64卦完成(宇宙)创作。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过程都是清晰的。但是,它是否有任何意义?其真正含义是什么?

是的,虽然有点幸运。这竟然就是现代物理学的终极真理!

对于易经,当它变成一个道德体系时,主观选择的“人”作为这个宇宙的中心。当文王繫「卦辭」与「卦德」,天、人、地构成三才,三才又二、构成八卦的六个位置,这六个位置的变化演绎着自然世界、人的世界、生命世界的模拟运行。易经其意义已经不再是物理路径,而是一个完全建立在终极真理的基础上道德体系。

而西方道德系统是一个上帝赋予的系统。中国的道德体系是建立在真理、终极物理学和正确的宇宙观的基础上的体系。这就是为什么易经对西方的很大影响:

1,产生了如下二进制代数,这是整个数字时代的基础: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dness-direction-part-two-binary-algebra-jeh-tween-gong

2,发明了十进制系统和帮助现代最先进的数学计算: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dness-direction-part-four-turing-computable-jeh-tween-gong

3,帮助建立量子力学和推动心理学的进步: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dness-direction-part-five-non-computable-universe-jeh-tween-gong),

4,指导的人工智能研究: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dness-direction-part-three-alphago-jeh-tween-gong)。

我们在中文网站,也看见有类似的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总结表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852131/answer/83202301

作者:上善若水

天地诞生前的有五个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太易,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
太初,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
太始,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
太素,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
太极,阴阳微分的宇宙状态。

太易:《道法会元》卷六十七张善渊《万法通论》说∶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太易,是指阴阳的分化尚未出现,广大无垠的原始虚空,当这一阶段,没有光明没有形象,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寂静呵无形呵,这就叫做太易。太易,一切现象的开始,但能量还未出现)

太初:《列子》说∶太初者,始见气也。(太初,是气刚刚出现的阶段。)张善渊则认为∶太初,都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太初,是阴阳变化出现了气,但尚未有形象。太初,就是气的开始而未出现形的阶段。)

太始:《列子》说∶太初者,始见气也。(太初,是气刚刚出现的阶段。)张善渊则说:太始者,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是曰太始。太始,形之始而未有质者也。(太始,是指阴阳交合,混合为一,自有了一,便产生形。虽然有了形,却尚未有质。太始,就是形的初始而尚未有质的阶段。)

太素:《列子》将太素定义为质之始。张善渊认为: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太素,是太始变化成形,有形然後有质,却尚未成体。太素,就是质的起始而尚未成体的阶段。)

古人的朴素宇宙观,可以这样理解:
宇宙奇点,混元,混沌→宇宙大爆炸:
太易,未有气→宇宙冷却;
太初,始有气→元素形成;
太始,始有形→天体形成;
太素,始有质→行星形成;
太极,阴阳生→构成恒星行星系统,两仪→行星出现昼夜,四象→四季,从而行星上演化出万物,八卦。这些也是易经学说的古老而神秘的发展。

总之,我们已经描述了,《易经》模型是能够解决{为什么是有而不是什么都没有?}问题的古代唯一正确的答案。

二、现代物理学新成就:前夸克G弦模型

在G弦模型,宇宙是从虚空中创造。虚空定义为永恒不变的,完全对称、均匀的状态。虚空中并非什么都没有,虚空包含0,无穷大,以及所有的数学运算。而永恒是什么?永恒意味着没有时间约束,永远不变。虚空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  虚空是不可变的、永恒的、完全对称的。

2).  虚空的对称性破缺,产生时间、空间和物质。

3). 对称性破缺将虚空变换到物理世界的过程产生宇宙、自然常数和标准模型粒子族。

由此,现实宇宙的一切,产生于虚空。正是“砰然一声从零始”的大爆炸,其结果将指向一个在永恒世界中的零和无限的统一特性。而且。这个特性将遗传至我们现实世界中。

因此,从虚空中创造有限的宇宙,也就是从无穷中创造世界,也就是从零中创造世界,这就是永恒世界零与无限统一的必然结果。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找出:如何从永恒的虚空世界创建现实世界时空的变换过程。

1, 对称性破缺,产生时间。

我们定义的时间:时间产生于原点T=0.

psb

图 表示4维时间锥面:

2,对称性破缺,产生空间。

我们定义空间:

DS =(i^n1,i^n2,i^n3)* C * DT =N * C * DT……(方程0)

i是虚数,i^n1是i 的n1幂次,同样i^ n2和i^n3;

{n1, n2, n3}中的n自然数取值范围(0,1,2,3)或(1,2,3,4);

DS是一个空间单元,DT一个时间单元;C是光速。

N是一个虚-实数域,而N内积(平方)有四个可能的值。

N =(i^n1,i^n2,i^n3),N^ 2 = { + / – 1 ,+ / – 3 } ………….(方程1)

(方程0)以精确的方式连接时间和空间。虚-实数域的N的所有的取值产生64个子空间。(方程1)是一个选择规则。当一个子空间有N ^2 = + / – 3,那么这个子空间是一个真正的实空间,相当于广义相对论的3维纯真空实空间X,Y,Z。当N ^2= + / – 1,这是一个子空间,事实上,是一个基本粒子。(方程0)包含48个这样的子空间,因此,给出48个基本粒子。

以上定义意味着:将4维时间维度叠加在3维空间维度的每一个维度上。所以,4 ^ 3 = 64,因而形成了64维总体时间、空间、物质一体化结构。

现在,时间和空间已经定义,不再仅仅是概念方面的,而且是在操作方面的定义。总之,定义了一个时空与物质的整体化结构。

而48个维度的物质即是具有我们定义的特定结构的48个基本粒子。

String 1 =(V,A,A1) = {1st , red, 2/3 e, ½ ħ} = red up quark.

String 2 =(A,V,V1) ={1st,red,1/3 e,½ ħ} = red anti-down quark.

String 3 =(A, A, V1) ={1st,blue,2/3 e,½ ħ} =blue up quark.

String 7 = (A, A, A1) ={1st,white(colorless), 1 e, ½ ħ} = + e (positron).

String 8 =(V,V,V 1) = {1st, white, 0 e, ½ ħ} = + e-neutrino.

String 9 =(V,A, A 2)= {2nd ,red, 2/3 e, ½ ħ} = red charm quark.

String 48 =-(V,V,V3)=-{3rd, white,0 e,½ ħ}= anti-tau-neutrino.

(方程0) 与 (方程1)产生3个重要的时空结构参数{64, 48, 24}。以此作为计算物理世界微观电子精细结构常数等的自然常数的基石,我们已经表达过多次如何计算(Cabibbo角、Weinberg角 以及 Alpha);以此作为依据,我们可以计算整个宇宙中的宇宙学常数和其它自然常数,包括精确计算CMB普朗克数据1(可见物质=4.86%,暗物质=25.90%,暗能量=69.22%),普朗克数据2(Neff=3)等。也就是说,这个模型对我们宇宙的基本结构参数都能计算。

我们在此强调这个宇宙世界的虚空仍然保持虚空,即使在现实世界的时空中,虚空仍然保持。其关键要素4维时间在任何时候T,永远在其时间锥体中心保持为0,这是构建GM的关键要素之一。宇宙从虚空中来,并保持虚空特性。

G弦的三位一体的表述,G-String =(R,Y,B), 不仅表示了八卦的结构,还增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如位置颜色、电荷、自旋、正负对称,从而定义了正物质和反物质,定义了一代、二代、三代物质等,还有前夸克色动力学等等。因此,前夸克G弦理论,已经升级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物理学理论。因为,它精确地描述了宇宙结构和物理常数,描述了整个宇宙世界的一切,它可以解决当前物理学所面临的所有公开的疑难问题!

    然后,G弦模型与易经模型在拓扑结构上,这两个模型是同构的。在数学上表明,这个并不太困难。我们已经在《易经》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与现代物理学《跨界物理学》之一 的论文中详细表述了。

然而,这两个系统进一步的表述和发展是完全不同的。对于G弦模型,发展成为新的现代物理学版本的世界模型。而易经成为中华民族哲学和古代科学体系,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把握远超世界任何其它学说,它是G弦模型发布之前正确的古代版本的世界模型。

这两个版本的世界模型,让中华民族挺直胸膛、傲视群雄、俯瞰世界!

正是:

一、什么是什么?什么没什么?什么都没有?到底是什么?

二、伏羲作太极,周王出周易,孔子著十翼,老子有主意。

三、龚弦方程零,时空加微粒,宇宙皆释疑,世界无秘密。

taiji11

参考资料: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try-again-part-4-why-something-rather-than-nothing-jeh-tween-gong

http://www.bbc.com/earth/story/20141106-why-does-anything-exist-at-al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chenblog/wp/2013/05/14/why-theres-something-rather-than-nothing/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dness-direction-part-two-binary-algebra-jeh-tween-gong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dness-direction-part-four-turing-computable-jeh-tween-gong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dness-direction-part-five-non-computable-universe-jeh-tween-gong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adness-direction-part-three-alphago-jeh-tween-gong

《易经》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与现代物理学 《跨界物理学》之一

李小坚  龚天任

      一、引言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易经》被视为迷信和落伍的标志,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只是当作算命用的一个工具。然而,随着新的物理学的发展,我们已经发现,《易经》太极八卦和阴阳五行理论事实上比现代主流物理更先进。

(一)、易经八卦早已表明与生命规律及宇宙规律有密切的联系。

(二)、夸克模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与生命规律有什么关联,但随着我们对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的解释,可以证明夸克链接到生命。

(三)、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与夸克模型完全同构。

(四)、{宇宙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什么都没有?}是现代主流物理学最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太极理论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以上情况说明《易经》太极八卦和阴阳五行理论值得仔细研究,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    易经与太极、八卦

 中华民族在上古时代(大约5000年前后)的夏朝由伏羲首创先天八卦,在中古时代(大约3000年前后)的周朝由周文王与周公补充完善成为后天八卦和卦辞,然后在下古时代(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由孔子作《十翼》和老子著《道德经》各自表述。所以应该说《易经》是属于集体创造。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们不细说易经思想,而是将易经的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和阴阳五行,以及道家、儒家学说和思想,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将阐述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是一个自洽的、全面的、完备的学术体系。

我们考察这个古老的神秘的哲学思想体系与现代物理科学的关系,其答案表明它们竟然是令人惊奇的一致。

如果对《易经》还不太了解的读者,请看附录里《易经》思想简介。在这里,我们将简要讨论中国易经太极是如何无中生有创造世界的。我们早熟悉的“太初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乎是随意说的,其实不然。

还有:“太極圖說(周敦頤):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易经表明,宇宙基本上有四种状态。

(1), 無極

(2), 太極 (兩儀, 一劃開天)

(3), 八卦 (卦象, 三才,四象)

(4), 64 卦 (卦德, 六位, 爻), 表示万物

我们将简要讨论第一步(从無極到太極),即从状态一到状态二的转换过程。

在易经里,無極的定义是无形的,这是宇宙创造之前的状态,无极世界处于混沌的总体均匀性和对称性的平衡之中。然后,这种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和对称性,还是被打破,一举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太極),一举创造了宇宙(一劃開天)。事实上,这是一个整体创造过程,不仅仅创造出阴与阳这个“二”,同时还创造出“三”:阴、阳和阴阳联系及分裂包容过程。这个“一”体现在太极图中,除了阴阳两分外,就是体现了阴阳鱼的动态变化及阴阳鱼两个鱼眼的相互连通相互包容。所以,在中国神学中,阴阳的概念和一、三数字成为了宇宙的支柱。因为“一”是创造的力量源泉,“三”仍然是这个被创造的宇宙总体。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奇数都被分配给阳,而偶数被分配为阴。

tj1-1

概念上的罗盘     图1B 实物罗盘

以上只是一个理论的概念,如何才能显示出一个现实的可视化的过程?这就是中国罗盘,上图左侧图1A是概念上的罗盘,中国风水实物罗盘如上图右侧图1B。一般罗盘用于检测宇宙能量“方位”或是“风水”。原始的罗盘中心是一个小水池(称为天池,象征着無極)。有一个磁针代表一画,在磁针放在水面前,羅盤给不出一个方向,那就是,无极(无形的、无方向)状态。当磁针掉在水面时,磁针(一画)在(天池)中,指向北方。这一方向的创建,这就是一劃開天了。宇宙总的对称性和总体被区分开来,现在是宇宙有了南北方向,东西区分开来,于是太极生两仪。这个过程包括:1)对称性(無極),2)对称性“破缺”,一劃開天,3)该無極分成两部分(两阴阳鱼),一画磁针仍然存在其中,这就是太極的结果。所以,现在我们知道这“無極生太極”的意思。这就是自发对称性破缺(SSB),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概念。这里的“一劃開天”打破了超对称性(无形的或均匀无序的無極)。太極具有对称性破缺的形式和结果。进一步的对称性破缺(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产生64卦,产生万物。

见:http://www.chineselanguageforums.com/post4810.html#p4810 .

如此,易经太极给我们展示了宇宙创世的一个简化情景。但这符合我们在《物理世界之创造法则–创新物理学之七》一文描述的宇宙创造是从虚空的世界产生出来的理论表述。

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3321-952115.html

我们已经指出:“从太极图像表象上,阴鱼、阳鱼分别是上下两面,从阴鱼(或阳鱼)的眼向对面看到阳鱼(或阴鱼)。也就是一个太极球体,阴阳两半,两个眼相通构成一个通透的洞。”显然,太极阴阳鱼的拓扑结构等价于面包圈。

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3321-948087.html

另外,我们还可以证明,将易理的陈述转换成数学形式的表述,易经在数学上的表达构成一个七色系统或拓扑结构等价于面包圈。http://www.prequark.org/Nf5.htm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太极系统是一个整体,它的拓扑结构是一个面包圈。

同时我们指出:“数学世界、物理世界、生命系统、太极系统拓扑结构上同构”。

中华民族从上古至今的传统哲学思想:太极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同规律。所以有人说太极是宇宙运行的模式,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精华,也是现代科学理论的灯塔、真理探索的指南针。

三、当代物理学的理论

从表面上看,易经与现代物理学之间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世界。然而,本文将证明,易经不仅中华民族古老哲学与科学的精华,而且与现代夸克理论属于拓扑同构。甚至于比任何现代物理学提供对宇宙万物更全面的描述和更深邃哲理,因此它比当今现代物理学更先进。当然,我们必须首先说明现代物理学是什么,什么是现代夸克理论。

夸克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许多人都被现代物理学所吓倒,认为那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的高大上理论。听说过夸克,但从来没有见到过夸克,更别说与夸克有什么联系。但是,如果有人能理解什么是原子,他就能理解夸克理论。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比如,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所有的原子都是由三种亚原子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当然,还存在其它的物质粒子,但我们不会在这里讨论。而构成质子与中子更细微的粒子是夸克。

3.1,夸克是什么?

夸克理论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如质子就是两个上夸克(u)和一个下夸克(d)组成。为什么上下夸克?没有特别的理由。它们只是不同的基本粒子。上夸克携带+ 2 / 3的电荷,下夸克携带- 1 / 3的电荷。

3.2,夸克颜色

有2种电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们区分出来,用符号(+,-),因此,有正的或负的电荷。

然而,夸克不同于电荷的是,同一种类的夸克,有三个不同的夸克。即,每个夸克有三个可变数。因此,一个二符号系统(+,-)将不足以区分它们,一个三符号系统是必要的。

物理学家很快就发现有一个现成的系统,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光的颜色系统由三个主要颜色组成:红,黄,蓝。然后,所有三种颜色的组合变为无色(灰色),另外,三色还有互补特性。夸克并非真正有颜色,而是用颜色理论来标识加以区分。

因此,物理学家借用了颜色来描述上述夸克的特征。也就是说,每种夸克有三个品种,可以带上三个颜色标签:红色夸克,黄色夸克,和蓝色夸克。

3.3,质子和中子的夸克表示

现在,质子可以写成复合夸克构成的,如:P = [u(红色)、u(黄色)、d(蓝色)]。当然,质子有一个正电荷,因为+ 2 / 3  + 2/ 3 – 1 / 3 =1。而且,质子是无色的,因为红色+黄色+蓝色=无色。

中子可以被写为N= [u(红色),d(黄色), d(蓝色)],并且它具有零电荷,因为2/3  – 1 / 3 – 1 / 3 = 0。

The Godsend gif_20160229_13101223095944575_000

图2 质子中的夸克

3.4.夸克代

我们现在的宇宙中所有的普通物质是由质子、中子、电子和电子中微子组成的(不包括某些非常高能量状态的过程)。也就是说,建立整个宇宙需要的只是上夸克(三个颜色)、下夸克(三个颜色)、电子和电子中微子一共八个基本粒子。

然而,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发现了另外两套与正常物质类似的夸克。他们说,这些夸克是在宇宙的早期阶段的存在,现在可以在很高的能量下仍然能产生这些夸克。总之,有三代基本粒子,这样就有3X8=24个基本粒子。

宇宙还不仅仅是以上24个基本粒子,它还存在对称的反物质:即负的24个基本粒子。这样,宇宙就是由这48个基本粒子构成。

3.5,夸克理论的拓扑表示

tj2-1

图2A夸克理论的拓扑表示

上边的图2A是一个夸克理论的拓扑表示。

有三代的夸克,由G1、G2、G3和代表;

每一代的夸克有三种{红(R)、黄(Y)、蓝(B)}。

四、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理论

大多数西方书籍翻译阴阳五行还停留在中国的字面意思去理解,五行阐述为金、木、水、火、土五要素。而类似地有古印度佛家给出了构成自然世界的四大要素:地球、水、火和空气。古希腊人就像佛陀一样有一个类似的想法,表达了这四个要素是宇宙的基石。这种元素概念是相当原始的,并没有任何有效的结构性的描述。在现代知识的进步之后,我们应该看到,五行是五个基本要素的动态发展和构建过程。它们在建造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起了宇宙。

太极阴阳哲学研究的是天地变化之道,万物运行的法则。阴阳哲学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世界观、宇宙观形成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

阴阳五行理论更是揭示生命变化的规律,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生命力的源头。百度知识给出以下五点是对《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阴阳五行理论内容的提炼:

第一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天地生成和变化。中国古代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而这一过程和天地生成过程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

第二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万物运行的法则。阴阳用来阐述运动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结果。

第三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变化规律。中国古代用生、长、收、藏来说明生命的变化形式和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力量就是阴阳。

阴阳用来说明生命变化形式的“生、长、收、藏”。推动了生命过程的“生、长、化、收、藏”,形成终而复始的运动,这正是五行理论的内容之一。这也充分表明了五行理论是用来解释和落实阴阳理论的。

第四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

第五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能力的源头。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医家都是用“神明”来描述生命的生灭现象和能力。阴阳正是这种生灭现象发生的原因,因此也就是用来理解生命现象的。

上述五个方面代表了中国古代对天地、生命的基本看法,被《黄帝内经》归结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tj3

对于阴阳五行来说,有2套规则来控制五个要素的相互作用。

规则一:五行相生规则。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样的循环就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相生关系。参见图3A(左边)。相生规则形成一个五角形。

规则二:是征服规则,也就是所谓五行相克规则。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如图3B的(右边)。相克规则形成了一个五角星。

将相生规则与相克规则合成形成图3C,在左边显示这两个规则的组合。就是这样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统治着整个宇宙。事实上,它们是中医,中国风水,气象等等的基础,就是宇宙一切的规律。

tj3-C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有先天阴阳五行与后天阴阳五行之分,它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条件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属性。这五种特性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汉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然而,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

五、阴阳五行理论与现代夸克理论同构

从表面上看,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 有点武断和随意。它们和现代物理的夸克理论似乎有着天壤之别,因为夸克理论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科学理论。然而,我们能够找到至少2个证据来证明,这2个系统是同构的或彼此相同相通。

5.1 夸克的拓扑结构与阴阳五行的拓扑结构:

tj4

已经表明,图4A,上图左是一个夸克理论拓扑图, 由三代夸克(G1,G2,G3表示)和三夸克的颜色(R,Y,B;一代夸克的三种夸克)构成。

然而,在图4B(上图中)你可以看到,G1G2G3三角和(G3-RYB)三角+(G2-RYB)+(G1-RYB)三角,形成图4C(上图左)。图4C是图4A等价变换得到的拓扑结构。

通过进一步比较发现, 图4C 与图3C  有完全相同的拓扑结构。但是,重要的是,图4C是夸克理论的拓扑表示, 而图3C  它是中国古代的五行理论,他们彼此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那就是,2000多年前发明的中国五行(Wo-Hsing)理论与现代粒子物理学有相同的拓扑表示。

5.2夸克理论与阴阳五行具有相同的向量空间

在线性代数中,一个向量空间被它的基定义。例如,普通的空间可以由三个基矢量(X,Y, Z)或三个不同的基向量(半径,角度1,角度2)來定义。虽然, 表面上这两者的基是不同的,它们却定义了相同的向量空间。当然,上述的空間也可以用三个以上的向量來定义,如(a, b, x, y, z)。然而,这一套新的基可以减少到三个基, 因为有两方程可以表达这五个向量之间的关系(例如,a = c1x + c2y + c3z) 。我们的普通空间需要至少三个向量作为基来定义。因此,普通空间的维数是三,因为它的基础需要三个基向量(x, y, z)。如果2个不同的基集(如,x, y, z)和(半径,角度1,角度2)具有相同的维数,其相应的向量空间是彼此相同的。

通过上述的定义,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和证明五行理论所定义的向量空间与现代夸克定义的向量空间是相同的。

夸克理论被以下三个概念定义。

1,有三代的夸克(G1,G2,G3)。

2,每个夸克有三胞胎, 以三种颜色(R、Y、B)分别之。

3,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必须变成无色(C),但还有上、下夸克之分。

那是,夸克理论的向量空间的定义必须有七个独立变量:(G1,G2,G3,R,Y,B,C),形成七个维度。

阴阳五行理论是用五个元素加2个规则所定义的。

1,有五个元素(金、水、木、火、土)。

2,有两个规则:规则1:相生规则;规则2:相克规则。

因此,五行的向量空间必须定义为七向量(金,水,木,火,土,规则1,规则2)。

非常明显的,这夸克理论和阴阳五行所构成的两个向量空间,它们的基不能进一步降低。因为这2个不同的向量空间具有相同的维度(两个都是7),其相应的向量空间也必须是相同的。从而,两个空间的向量表达也是相仿的。

5.3,夸克理论与阴阳五行向量空间基之间的转换

虽然上述2个向量空间有相同的維数,一个空间的基与另一空间的基並不一定相同。两者之间的转换也不是简单的。我们不能说木等于G1,红色也不等于金。转换方程一般有以下公式。

木= wood = a1 G1 + a2 G2 +a3 G3 + a4 R + a5 Y + a6 B + a7 C,

或G1 = b1金+b2水+b3木+b4火+b5土+ b6规则1+ b7规则2

要找到a1…b7…的解, 並不容易。更要找到7X7相关关联矩阵,这样,夸克向量与五行向量就可以相互表达转换,相互一对一应,即为同构。我们就不再深入的讨论这个问题了。
因此,易经的阴阳五行与现代物理的夸克理论是同构的。

5.4 易经多重复数的关系

易经的语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可以用多重复数来描述:(请参见苑广明原文) 

对于 Zn= Xn+Ynin  :Xn,Yn  ∈Zn-1 Zn∈Zn-12 Zn 为多重复数。用 及   替代 X 和 Y 的基,则多重复数的形式为:

Zn=Xn n+Yn n。

在这里 n2=-1,我们展开 Zn 有: Z1=X1 1+Y1 1

Z2=X2 2+Y2 2= (X11 1+Y11 1 ) 2+ (X21 1+Y21 1  ) 2

= X11 + Y11 + X21 + Y21

注意下面一横代表 1。同理:

Z3=X3 3+Y3 3=(X111 + Y111 + X211 + Y211 ) 3+

(X311 + Y311 + X321 + Y321 ) 3

= X111 + Y111 + X211 + Y211 + X311 + Y311 + X321 + Y321

根据博特周期性定理:多重复数的同伦周期为 8。所以八卦是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客观规律。同理客观规律下一个完整的周期为 64。所以多重复数和易经有着同样的结构内涵。只是周易的表示符号要比单纯的基底要形象和深刻。而多重复数是现代数学和物理学体系的演绎和发展。

结论:多重复数是易经的数学表示形式。通过对多重复数的深入 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

有了易经的多重复数描述,易经理论就有了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易经将会以新的面貌,面对世界,引领世界。

六、阴阳五行、太极八卦与夸克和生命的关系

在物理界,一个问题已经争论了40多年。那就是, 物理定律必须创造生命(强生命原理)?或者,物理定律仅仅允许生命出現(弱生命原理)?

显然,從夸克理论的本身,没有任何形式的迹象,它可以产生生物生命。我们甚至无法找到它与生命之间的任何直接联系; 尽管所有的生命在其出生后都必须遵守物理定律。也就是说,生命起源的定律和物理定律不是完全相同的。然而,通过研究夸克理论的拓扑表示,有一个暗示,生命的起源定律,实际上是与物理定律是相同的。

6.1斐波那契数列

列奥纳多发明了一个斐波那契数列:1,1,2,3,5,8,…,34,55,89,… 等。該数列是通过在一个序列中的最后2个数字加起来,给出下一个数字,如55下一个数字是89 =(34 + 55)。然而,许多生命和自然現象都以斐波纳契数列的序列展开:如, 树上的叶子,洋葱皮,微小的原生动物的贝壳,羊角形, 鹦鹉螺外壳。如羊角,每段螺旋的下一个部分的进展,就是依照斐波纳契数的序列發展。那就是,斐波纳契数列和生命规律之间是有联系的。

6.2 黄金分割比例

乍一看,斐波那契数列与五行理论和现代夸克理论之间似乎没有关联。但随着数字的上升,在该系列中的相邻数字之间的比率越來越接近黄金分割,就是1.618014,5/3 = 1.66, 8/5 = 1.6,55/34 = 1.617, 89/55 = 1.6181,…。但是,黄金分割比例是五角形边与五角星边之间的比例。

在中国,阴阳五行理论被认为是中医的基石之一。它是生命的法则。上面的讨论确实表明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是阴阳五行理论,提供了夸克理论新的含义。因为阴阳五行理论与夸克理论的同构关系,任何人都不会感到惊讶,夸克理论确实连接到生物的定律了。

6.3  易经与生命自我复制

中国古代一直宣称,“易经是生命的法则”。如今这种说法得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理论支持。在20世纪40年代末,冯诺依曼提出了 “自动机”的構想, 它原本只是一个想象中的机器: 它能处理信息,從選定的一种逻辑出发,无情地执行下一步行动后,将数据从外部回馈到本身的指令集。他的想法成为一门新学科–人工生命。1980年左右许多自我复制系统(SRS)与元胞自动机的概念可由计算机描述和实现。1982年史蒂芬博士Wolfram使用一维元胞自动机在只有两个可能的状态,如开或关闭细胞,阴或阳。它开始于初始配置,一排细胞随机地在打开或关闭的狀熊。这是第一行。下一行排在下面为第二行,代表下一代。

tj5

第二行中的細胞態, 由第一行中三个相邻细胞的状态來确定。这些細胞在第一行只有八种可能的组合(111,110,101,100,011,010,001,000)。这是与易经八卦系统相同的。在图5上显示了该规则集:对于三个细胞在0代的每一个组合,決定下一代细胞“状态” 的结果。从一个单一隨机的种子,反覆的應用所定的規则,每横行代表一代的细胞。图5显示了5代的成长。这样程序,只能産生两种类别的结果——死亡模式(死气沉沉的稳定结构或随机噪声)或非常复杂的图案,並長時重複下去(长寿)。图6(下)是一个软体动物壳和一个简单的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式的比较。

 

tj6

图6A  贝壳                                           图6B 自动机结果

以上结果表明,阴阳八卦通过反复做复制和迭代就可以产生生命体的结果。易经已经被证明是描述生命的理论。

6.4  质子、中子都是滑翔机–通用图灵计算机成为生命的种子

1970年康威(John Horton Conway)希望找到一套最简单的规则可以超越通用图灵计算机的无穷能力。他发明了一种数学游戏:生命游戏LG(life game)。LG游戏放在一个虚拟的与围棋棋盘那样的平板上,不同的棋子是一个细胞,放进任意一个正方形格子里。细胞只有两个状态:活着或死了。每一个细胞有八个可能的邻居,即接触它的四个边以及它的四个角上的邻居。只有三条规则。

出生规则:如果一个死细胞在下一代(一步)中存活,只有当八个邻居中的三个现在还活着。

生存法则:如果有两个或三个邻居,一个活细胞将在下一代中存活下来。

死亡法则:如果有超过三个居住的邻居,一个活生生的细胞就会死亡;如果有少于2个的话,它就会死亡。

有了这三个简单的规则和几个随机种子细胞在板上,许多模式出现。

lifegame2

图7 显示了一个滑翔机模式

康威的生命游戏能够给出通用图灵计算机!但通用图灵计算机能够给出生物生命如何产生的如何提示吗?但是!如果滑翔机某种图形模式是一个物理世界的物质,如:质子或中子,那么,生命游戏会立即在物理世界中产生物质生命。当滑翔机成为这个世界的基本建筑模块并具有了质量,它就变成了物质化的通用图灵计算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物质生命或生物生命。

根据GM前夸克理论,可以发现:无论是质子还是中子都是滑翔机!下表是质子和中子的前夸克(Prequark G-string)表示。它们,事实上,都是滑翔机。质子是一个由角子组成的滑翔机,中子是一个由空子组成的滑翔机。

表6  质子和中子的前夸克表示与滑翔机比较,质子中的A结构构成图7那样的滑翔机。而中子中的V结构构成图7那样的滑翔机。

GMglider

因为,康威的生命游戏证明带有一串串滑翔机的系统是一个图灵计算机系统一样,前夸克模型表明质子和中子都是滑翔机,如果它们一串串地发射流动起来,它们就成为物理世界自然产生的计算机。根据我们的定义,质子和中子这样的滑翔机物理机制就是物理CPU,同时也将成为生物CPU,就是生命的种子。那么,生命的种子散布在宇宙各处,深深地嵌入到每一个原子、分子的最底层,亚原子粒子层!同时表明,正在运行的宇宙就是一台最大的计算机。你我置身其中,你我都是生物计算机!当然,你我都是高级生命!

因此,生物生命与无生命系统的区别不是物质,而是过程。万物都有灵性,不生即不灭。既有生,就有死。众生平等,皆有生、长、住、亡的过程。我们先不讨论这些哲学问题,我们更主要关注物理过程。

生物生命系统还有有2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1 自组织过程—从混乱到秩序。

2 形态发生过程—从简单到复杂。

这些内容在以前的文章已经有过论述。

七:易经八卦比夸克理论先进,与GM模型同构

7.1 易经八卦与夸克、轻子对应

易经八卦与夸克、轻子对应的基本粒子名称如下:
tj7从八卦表示图中不难看出,以上易经八卦系统就是正常物质的8个基本粒子。但夸克理论模型中,还有负的反对称的8个基本粒子。易经八卦没有负八卦之说。但别忘了,易经的太极是分阴阳的,八卦可以分别坐落在阳鱼和阴鱼上。坐落在阳鱼上的阳八卦系统就是正常物质的8个基本粒子;坐落在阴鱼上的阴八卦系统就是负的反对称的8个基本粒子。(由于坐落在阴鱼上,其卦用阴影表示,阴卦名只好在卦名上加负号-。)

tj8

以上构成第一代物质的16个基本粒子。它们构成物理世界所有的普通物质。

7.2 易经八卦与夸克三代 

如何表达第二代物质的16个基本粒子。正常八卦中包括一爻、二爻、三爻。第一代物质在阳八卦与阴八卦的一爻,作出标识1,代表夸克代,也可以不用1代表第一代而用颜色代表夸克第一代;第二代物质在阳八卦与阴八卦的二爻,作出标识2;第三代物质在阳八卦与阴八卦的三爻,作出标识3。一共对应3代48个基本粒子。

易经的太极八卦演化到64卦,64卦就可以描述万物了。是否有必要再来一代物质,凑齐64个基本物质,填满易经的64卦呢?

绝对不可!一是宇宙之间,不能被物质粒子全部填满,全部星星太阳月亮地球挤在一起,那是灾难!二是理论上没有必要。以下阴阳五行将证明夸克三代构成7色系统其拓扑结构等价面包圈。64卦三代物质,已经是一个完全的自我系统,完备的理论系统,完全没有必要要第四代物质。三是现代物理理论已经实验证实,没有发现任何第四代物质。四是我们的方程0,已经精确描述了64维的子空间中只有48维子空间具有自旋粒子,16维正好是正时空和虚时空。五是三代实粒子有必要留出空间发展,这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留白才有发展,想一想如果没有星空,多么没有诗意啊!

7.3 易经64卦与现代物理学的48个基本粒子 

在易经64卦系统中,如何表达以上三代48个物质基本粒子?即48个物质粒子如何一一对应找到相应的64卦中的位置。

正常八卦,与另一八卦组成上下重卦,从而有64卦。这64卦对应GM中的64维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再做一次变换,将以上三代阳八卦和三代阴八卦所组成的三代48个基本粒子,对应到64卦中,占据48卦位置。易经的64卦还有16卦空间,对应GM中的16维空间。事实上,易经如何得出64卦中卦位的具体操作过程,也完全体现和反映了以上对应关系。此处不再啰嗦,省略。

这样,易经64卦所描述的就是当代最先进的GM时空模型。

这样的易经理论,在现代物理意义上真正完全可以描述宇宙万物了。因为,可以仅此依据易经原理描述的夸克理论,就可以计算宇宙可见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的比例;

{物理世界中的暗物质暗能量之谜 《创新物理学》之五}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83321&do=blog&id=949452

据此可以计算微观粒子结构常数:卡毕博角、温博克角、alpha常数,而且,精度可以达到任意位的要求。我们在创新物理系列文章中已经表述过三次了,在此省略。物理世界的理论创新模型 —- 《创新物理学》之一

八、总结

多年来,我们无法证明:声称古代中国哲学和現代西方科学一样好的主张,如此陈述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另一个例子说,老子的相对学说等同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事实上,这两者之间是天壤之别。

但是,我们在此宣称易经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理论是与现代物理学中夸克理论相同,易经甚至是比现代夸克理论更先进。上面列举的详细事实,如果没能说服你,那就等着我们以后还有更深刻的学说来进一步加以论证。

虽然在某些方面,易经比现代夸克理论更先进,但是,易经并不是一门标准的现代科学,易经没有产生现代技术。近200年来, 易经更没有让中国成为一个科学技术先进发达的国家。

事实上,因为没有人能够发现易经的太极八卦和阴阳五行理论的任何错误,因为即使在今天也没有在其中发现什么错误,因为,它是自洽的、完备的。正因为如此,它却阻碍了中国发展西方式的科学。但是, 這並不能就此否定易经的偉大。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有太多的人都誤解了它, 誤用了它。

我们给出的结论是:《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作为一个古老版本的TOE,它原始本能地掌握了宇宙最高的秘密:创造万物 (無中生有) ;它描述宇宙万物的纷繁复杂的本质规律:太极阴阳包容互动;它把握着芸芸众生和无穷宇宙的未来发展:五行相生相克,64维空间纠缠;它超越了人类历史上过去的任何学说,包括现今的夸克理论;它达到了所有文明都无法到达的顶峰!

我们的文章,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历史中,第一次用现代物理的观点表述易经思想理论体系,表明该系统比任何其它思想理论先进高明。易经理论远比玛雅水晶头骨更透彻,远比埃及金字塔雄伟壮丽,远比巴比伦塔直通宇宙深处,远比希腊古罗马的哲人更睿智!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具有这样的大智慧是我们伟大民族的骄傲。如果让当代人了解了其中的奥秘和道理,全世界都将深深为之折服。

但问题是人们还不相信,也还没有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我们必须真正的,真心的深入地了解:易经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不仅能定性地描述宇宙万物,还能以非常精确细微地描述天文地理、医药气象、人文万物。中国的“易理” 的确是比現今的夸克理论更为先进。

重点是,易经具有下列的世界第一:

1.第一個解决“西方物理與哲学的無解難題”: “無中生有 (Why is there some 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2.第一個自我复制系统(SRS)与元胞自动机。

3.第一個與夸克理论同構的理論。

4.第一個超越夸克理论, 並將其與 “生命定律”相鏈結的理論。

5.第一個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和文字表明,宇宙万物的自旋,揭示宇宙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本质规律。

6. 第一個完全自洽、全面和完备的理论体系。

然而,现代物理学由于没有抓住宇宙世界的本质,现在处在矛盾重重、漏洞百出,风雨飘摇的状态,如果不及时修补或重建,物理世界将走向沉沦、陷在深深的泥潭不能自拔,甚至走向毁灭。

科学的最终命运是走向真理。但是,在这条道路上,崎岖曲折,强权把关,无知随从,从而形成社会偏见。所以,真正的真相往往需要很长时间(10年,20年,一代、二代或几个世纪,甚至是5000年)才被社会认可。大众往往也不够聪明,很难认识到新的真理,真理摆在那里,无论他人认可不认可,真理就在那里!真理就在我们手里,就在我们心里。

易经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哲学思想和普适理论,这样的中华民族的瑰宝,往往有很多中国人不把它当一回事,甚至口诛笔伐,彻底抛弃。但有一国,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理论传统,高扬一个类似于中华民族易经太极八卦旗帜(八卦缺一半,阴阳无眼通),已经直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对他们没有获得太极八卦真传而遗憾惋惜,但还是靠近中华文化而高兴。

虽然易经思想与我们的GM模型有一定的差异, 它們两者仍然是同构的。我们还会对此加以更深入的阐述, 我们现在对此还有所保留,以后我们將有專文討論之。

 

附录:《易经》原理简介(Appendix:Brief introduction on Yijing)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完全根据自然规律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理论。

国学大师曾仕强以坚定、自信、包容、大度的风范,系统、全面、深入、细致地把复杂神秘的《易经》道理和思想作了一个简单明确、从容不迫的介绍。其深入浅出,通俗平实的语言阐述易经的奥秘,竟然如此简单明了,使得今天普通大众有机会来了解易经的基本思想。(以下内容,是根据曾仕强先生在《百家讲坛》报告整理出来的摘录)

《易经》—-宇宙的总规律.

    阴阳之道

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的的思想,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阴阳是怎么产生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阴阳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又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呢?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听得太多了,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过巴比伦的文化、希腊的文化,如果说这些文化明显不同,却仿佛又很相近,但是如果说它们相同,却又好像差得很远,那到底是近还是远,到底是同还是不同?

我们是只有一个地球,没有错,但是毕竟西方人是从西方的角度来看这个地球,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则是从东方的角度来看同一个地球,看出来结果是不一样的。

所有的文明都是从神话开始,可是神话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吗?我想是不行的,对于神话,我们总是将信将疑,所以神话没有办法满足人类求知的欲望,于是就产生了哲学。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哲学,而每个民族的哲学实际上都是从神话里面提升出来的。

神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哲学也只有一个目的,也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但是大家总觉得,哲学家讲的话我们似懂非懂,好像他们一直都在象牙塔里面,这就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认为哲学根本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中国的哲学并不是在象牙塔里面诞生的,你看孔子,他多么贴近老百姓,你看老子,他多么地深入人心!因为我们是合在一起的,我们把理想跟现实合在一起,我们把高的和低的拉在一起。所以神话慢慢形成哲学,哲学就变成智慧。

《易经》这套系统的总根源就是一画,叫做太极(图1-1 )。开天辟地一切都是从这个一开始的,也就是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生发出来的。

产生了有两种互动的力量的这种观念,一正一反,一上一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因此他认为,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

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因为这就表示分的观念已经出来了,有阴有阳,就是两个,“两”就是分了。

《易经》认为,阴阳是太极生发出来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之间是互动合一、密不可分的,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这种阴阳的观念,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把它说清楚,有这个可能吗?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摇头的。其实,真的可以用一句话就概括、包含所有的学问,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今天生物科学家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世界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激荡、互相作用。如果物种一元化,搞得所有种类都没有,只剩下人类,人类也会死亡的。一句话讲完了,没有矛盾,就不会起变化,不起变化,就是死路一条。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并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四个字,自然孕育。但是自然孕育背后有一个道理,那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如果那个道理会变,那就每天出不同的花样,社会还有什么秩序?我们对自然还能有信心吗?一阴一阳之谓道,告诉我们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所以我们把《易经》排在群经的第一位,是有道理的,但还不够,其实,它是诸子百家共同的起源,叫做群经之源。

太极是我们的共性,人再大不过是个太极,人再小也还是一个太极。人人都是太极,甚至于汉字里面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太极,叫做一字一太极。可是万物都是会变化的,里面有阴有阳。同一个中国人,有时候很讲信用,有时候非常不讲信用;有时候很守时,有时候不守时;有时候很振奋,有时候很沮丧。人有情绪的变化,同一个人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候感觉世界真是光明,充满了希望,有时候又觉得到处都是坏人,自己很倒霉。同一个人,也就是同一个太极,分阴分阳。坏人是不是一定坏?不一定,坏人偶尔也会做好事。好人是不是一定不会做坏事?也不一定,好人也经常是好心做坏事。可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果问西方人,阴阳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我保证他的答案是,两个东西。西方人认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阴阳是两码事。可是中国人会告诉你,阴阳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里面含有两种成分,一种叫做阴,一种叫做阳,合起来就叫太极,太极分出去就叫阴阳(图1-2)。所以如果讲一,就是太极,如果讲二,就是阳和阴,这种观念我们中国人是很容易接受的。

西方人看地球,看到最后就看出一个结果,就是一分为二,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二分为四,两个细胞就分成四个,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这样无穷无尽就产生万物。我们也不能说这种观念不对,但是偏偏中国人的看法不太一样,我们认为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面就不讲了,因为不需要讲了,万物都产生了,还讲什么?

一分为二,一生二,这两种都对,但是分析起来就有很大的差异。一生二,很简单,太极生两仪,分阴分阳,二生三,三就是三才,天、地、人。三生万物,这个三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汉高祖统一天下以后,他就简简单单约法三章,这是最切合中国民族性的一种做法。有阴有阳,谁都知道,但是阴阳如果不互动,什么都没有,就一个阴一个阳,有什么用?这整个的思路影响到我们民族的发展。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易经》的思维来解释,一就是太极,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互动的过程。如此一来,自然可以生出万物来。《易经•系辞》也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么,世间万物又是如何从两仪进一步变化而来的呢?

我们现在一定要了解,中国人很多思维是从《易经》来的。《易经》告诉我们,世界是由一所构成的,可是这个一如果是单纯的一,那就一到底,就不会变化了,更不会有万物了。光是有阴有阳,如果阴阳不互动,也不能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就知道,阳一定会跟阴碰在一起,阴会跟阳化合在一起,这样才会产生万物,变成四象。

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阴有阳,而且阴阳是分不开的。拿一天的气温来说,我们早上起床,太阳已经出来了,这时候不会觉得热,因为上面的太阳虽然是热的,但是热量还没有完全照到地面上,大地还是凉的,所以早上叫做少阳。等到了中午,上面下面都热了,就叫做老阳。到了黄昏的时候,夕阳没有什么热量了,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大地还很热,但是上面已经开始凉了,所以黄昏叫做少阴。到了晚上12点,上面下面都冷了,就叫做老阴。

一年四季也可以按照四象来看,春天是少阳,夏天是老阳,秋天是少阴,冬天就是老阴。

其实不管在什么方面,我们都可以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图1-3)来看待所有的变化。

 八卦定乾坤

《易经》就是八卦,连起来就叫易经八卦。八卦是什么?就是我们从宇宙万象里边归纳出来的八种基本的元素。我们从《易经》里面得到的信息是构成宇宙的元素有八种,就是跟我们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那八种。

这样八样东西就出来了,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世界上的万物万象都是这八种东西彼此互动产生的,雷跟风互动,雷跟山互动,雷也可以跟天互动,跟地互动,怎么不可以呢?一个雷可能打到天上去,也可能从地下一下子跑出来。所以我们就把这八种现象定为八个经卦,就是基本卦,而且这里面只分成两个小系统,一个就是跟天有关系的,一个跟地有关系的,非常容易记。

伏羲氏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宇宙虽然有着万物万象,但都是由八个最基本的元素所构成的,这就是天、地、水、火、雷、风、山、泽。那么伏羲利用阴和阳这两个符号的变化组合,具象地表达世界上的万物万象都是这八种要素彼此互动产生的理论。

进而,周西伯把自己累积起来的宝贵人生经验,透过六十四卦保存下来。六十四卦每个卦他都写有卦辞,每卦六爻,每一爻也都写有爻辞来说明,就成为最早的《易经》。因为在伏羲当年是没有文字的,那时候只有简单的符号,可以说是无字天书。所以真正写成《易经》的是周文王,他在牢里头很费苦心,一个字一个字斟酌完成的。

伏羲氏当年画卦的时候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他就有很大的空白性,让后来的人可以从各方面加以补实、说明。周文王一定是体会到了空白性的乐趣,因为他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去发挥,一方面他是受到纣王的压制,很难能够畅所欲言,有一点躲躲藏藏,有一点难言之隐,有一点说不出来的苦衷;另一方面,他也替我们创造了一个空间,叫做留白性,他在字里行间留了很多可以拐弯抹角的空间。

周文王写完《易经》以后,我相信很多人想改它,因为只要能够改动它一个字就能成名了,但是怎么样也改不了。就算里面有很多地方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解释,搞不太清楚,大家也都非常尊重周文王,所以他的经文大部分都传下来。

伏羲八卦图因为没有文字而被称为无字天书,后世有许多人企图用文字对八卦图进行注解,但较为完整并流传至今的,只有周文王所写的《易经》,所以我们常把《易经》也称为《周易》。那么周文王是怎样对伏羲八卦进行文字注解的呢?

三、《易经》与命运  

周文王给每个卦一个卦名,并写卦辞来解释卦名。每个卦有六个爻,周公很费心地作出注解,写爻辞。六十四卦下来,居然完整无缝、环环相扣、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补,真是非常难得。

人为万物之灵,一直传到现在,我们都知道有这句话,只是很多人搞不清楚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周武王在告诉后代的子孙,文王这部古经是为了教化用的,但是在商朝迷信浓厚的时候,周公才会用卜筮的词句,用卜筮的形式来写爻辞,用吉、凶、悔、吝、无咎这些话,透过占卜来了解其中的道理。他用心良苦,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以神道设教,从而给《易经》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

我们现在要了解中华文化,要了解《易经》,这个“敬”字非常重要。一看中华文化,就觉得落伍,该丢掉了,那你永远也学不会。一看《易经》,就说“这有什么用?那么旧的东西”,那你永远也学不会。我们要恭敬,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智慧。

周文王那番苦心,周武王那句“人为万物之灵”,几乎都不见了。今天我们一讲到八卦,马上就有人想到那是笑话,是荒诞不经,没有依据,扯来扯去搞不清楚的东西,这实在是愧对祖先。人类的宝贵智慧,沦落到这个地步,只是因为当年的以神道设教吗?但是我们能怪周文王吗?当然不能,很多事情要以当时的状况来判断,而不是用现在的状况来判断。

伏羲氏根据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画出了八卦,周文王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和大自然的规律是相通的,于是用六十四卦推演出世间的万物万象。但是《易经》流传到现代社会,几乎成了一个算命用的工具,那么《易经》的真正用意到底是什么呢?

《易经》是古人透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获得一些心得和体会,进而提出的假说。其实所有的学说都是从假设开始的,今天叫虚拟,只不过古代的知识实在是不发达,所以神道设教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是当时势在必行的东西。我们用简单一句话“抬头三尺有神明”,来使得每一个人有所畏惧,知道不能太放纵自己,不能为了自己的需求而为所欲为。那是为了安全,为了纪律,为了方便,为了有效。

算命是说他算算看,我听听看,如果对我有利的,我就尽量去达成,如果对我不利的,那我尽量去避免。这才是《易经》告诉我们趋吉避凶的大道理。
讲诚则灵,意思就说你相信它,你就要接受它的摆布,你不相信它,你就可以防备,防备到什么地步还是看你自己。所以我们回到《易经》的人本位,这才是人类的尊严。

《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群经之始,一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指导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另一方面,《易经》的占卜功能始终神神秘秘、隐隐约约。那么《易经》的占卜到底有多大的精准性?孔子是如何评价《易经》的占卜功能的?我们又怎样才能卜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卦呢?

《易经》的占卜功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神神秘秘、隐隐约约,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个人说自己会卜卦,那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这个人顿时神秘起来。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因为喜欢《易经》而韦编三绝,但他却忠告世人:不占而已矣。既然占卜是《易经》的功能之一,为什么孔子又劝我们不占呢?

占卜为什么老被人家当做迷信?就是因为它只有少数人会,多数人一看都觉得它很玄妙,看不懂,而占卜的人往往又只能告诉我们结果,无法告诉我们道理,只是铁口直断——卦说这样就这样。这样我们根本不能从中找到应变的方式。

所以,我们今天没有违反孔子的主张,并没有鼓励说样样要去占卜,绝对没有。我们只是说要自己占,自己解卦,然后每占一次,会有不同的卦出现,从而了解一个卦,认识这个卦的道理,重要的是透过占卜来理顺自己的思路。因为所有事情在中国社会,四个字讲完了:合理就好。所以只要合理就去做吧。

原来孔子会占卜,并且常常占卜,他说“不占而已矣”,目的是让我们不要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避免失去自主性。那么我们占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卜是为了找到自己现在的定位。《易经》把360度的空间,分成了64个不同的情境(图4-1)。

《易经》共有六十四卦,代表着宇宙中的六十四种情境,占卦其实就是一种定位的手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卦象,明白其中的道理呢?我们下一集来谈谈:

四、  破解占卦

实际上,占卦也是一种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就叫做由一、二、三、四推出六、七、八、九,听起来蛮有趣的,做起来也很简单。我们先来看一个铜板,它有两个面,我们假设一面为正面,一面为反面,随便假设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都可以,就是一阴一阳。一个铜板有正反两面,现在我们用三个铜板,同时转动起来,然后就可能会出现四种结果,而且只有四种。

我们现在拿三个铜板,约定正面是3,反面是2。每投掷一次可以得到一组数字,加起来不是六就是七,或者八,或者九。每转出来一组数字,就得到一个爻,这个爻可能是阴也可能是阳,如果是六或者八,那就是阴;如果是七或者九,那就是阳,然后由下而上把它记载下来。

我们先来假设一下,我转了六次,它的数字从第一次到第六次,由下往上,分别是九、七、九、八、八、六,那我们就可以画出这个卦的卦象:九,阳爻;七,阳爻;九,阳爻;八,阴爻;八,阴爻;六,阴爻,这就成了一个六画卦,到《易经》里去查这个卦,就知道这个卦象是《易经》的第十一卦,叫做泰卦(图4-11)。所以卜卦非常简单,三个硬币一组,转动六次,每次一爻,积爻成卦,由下而上,把六个爻看成一个整体就得到了一卦。

省略。

(注:如果还想了解易经内容,还有大量的更详细的著述作为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