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lxj1616发布的文章

本人李小坚,男,高校教师。教学之余,仰望广袤天空,以探求宇宙之秘密!俯瞰苍茫大地,以求人间正道真学!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博文中对自己有过一段说明: 《告别官科,不做民科,回归本行》 一、我本官科 今天算来,从1986年3月到中科院自动化所读博士,整整已经过去30年了。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与国家863完全同步。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批复中科院院士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从而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开始了中国科技领域跟踪和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征程,也整整30年了,到今天该计划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我所学习的领域属于863计划中先进制造及机器人技术范围,我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是工业领域的多级递阶系统结构与算法研究。师从疏松桂、童世璜、郑应平三师团队,很有意思的是我的这三位导师是一个具有三代师生关系的递阶系统。童先生称疏先生教过自己,所以是他的老师,而童先生是郑应平硕士研究生导师。 受郑应平的影响接触的了何毓琦先生开创的嵌套信息结构下的鼓励性决策研究,做出过嵌套信息结构下的多级递阶系统鼓励性决策的工作并在国内国外发表相关论文。我的研究工作在信息结构引导下,进而提出多级递阶系统信息结构、控制结构,到目标结构、功能结构,到组织结构、资源结构,形成了一个多级递阶系统的多元多层立体化的结构研究。该项工作与欧共体的CIM—OSA,有异曲同工之妙。CIM-OSA是欧共体的21家大公司和大学组成的ESPRIT-AMICE组织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开发出的一个开放体系结构。在导师指导下,基本上凭自己一己之力发展了一个与CIM—OSA类似的CIMS—HOSA体系结构。 学习期间多次参与了钱学森先生组织领导的系统学讨论班,本人与钱老亲自直接对话讨论过系统的层次性、物质的层次性。 89年还到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参与欧共体ESPRIT信息系统建模工作。我走访了卡拉布里亚不远处的那不勒斯的乔尔丹诺·布鲁诺的家乡,还有伽利略的故土,特别是拜访了波兰华沙城外哥白尼的故乡,获赠的哥白尼铜质小胸章是我的心爱之物。 90年-91年前往美国学习了IBM-CIM体系结构,91年6月4日回国参与了863计划项目:递阶系统结构研究。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了CIMS—HOSA体系结构。 二、自己选择 1995年参加第八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一次全会,在科学界别组,与同组成员陈章良、冯长根、李建宝、陈肇雄等一起活动挺有意思。他们现在都是部级领导。我忘了是1995年还是2000年,我和谭铁牛等三人代表科学组向国内媒体答记者问,铁牛是我湖南老乡,铁牛侃侃而谈,现在铁牛是中科院副院长。还记得胡锦涛同志在一个小会议厅给坐着的我们百十来人的党外人士,站着给我们上了近2小时的一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当时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数据,发现我国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明显偏低。因此,我的提案是国家应该加强对教育科研的投入。我们科学组与科技部朱丽兰部长直接对话,除了希望国家加大对教育和科研投入,还有与老同志和团队关系,我亲自与朱丽兰部长的直接对话是如何充分利用科研条件,提高投入产出,我的承诺是尽力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从此,我践行我的承诺,告别官科,不用国家的钱,研究世界上最大的课题。宇宙结构模型—-世界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这个问题,还真是很有意思。 根据钱学森先生开创的系统学理论,我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统一的复杂巨系统。我有幸于1997年1月6—9日作为极少数青年科学家代表之一(4-5名)全程参加了第68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宋健院士作了题为“对系统科学的挑战”的综述报告,并与戴汝为院士、宋健院士讨论交谈关于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或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我不但参加了此次中国控制学界最高级别的会议,我还被会议主持人戴汝为院士指定收集整理会议报告人的书面报告。因此,我与与会的十多位院士和部级领导人有过工作交流,会后收集整理,将一袋报告资料提交给了大会组织者。我还参加了由钱学森倡导发 起的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的筹办工作,以及科学思维理论研究探讨。 但没想到的是,我自己选择的对宇宙自然系统的研究,落入了被主流所认定的民科的范畴。 三、回归本行 从第二阶段到现在,也已经20多年了。我已经有所收获。因为,我非常幸运地认识了美籍华裔科学家龚天任博士,我们的学术探索结成了同门情谊。从而,我终于认识了、理解了、明白了这个宇宙。我可以高兴地说:“你太美了”。 从此,我可以不做民科了。我回归我的本行,大学教师。教课,带学生,做做机器人科研与科技活动,与年轻人一起做、一起玩高科技的玩具。 业余还将写写小博客,讲讲科学道理,辅导帮助年轻人成长,是我下一个阶段的任务。 科技评论文章,本人往往会作一小诗加以总结,可能是借用章回小说的做法,也是多年上课的心得体会。尽量简洁凝练,口韵顺口溜,自由兼打油,古风加格律,严肃与戏虐 ,承上并启下,总结出特色,或让行家见笑,但望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本学子出蓝青,精英同聚一家亲,宇宙创生仍未老,人生大道自由行。 本来最后一句可以是:人间正道已看清。一个同音韵到底。但表达个人观点,还是个人一点好,自由一点好。 公元2016年3月

宇宙到底从何而来?

今日头条 有一文 《宇宙从何而来?可能不是自然形成的》 提到,美国天文物理学家席格尔(Ethan Siegel)认为,宇宙之谜难以解开,也许不是我们人类所认为的自然而生的。那么,他们认为宇宙应该是上帝的杰作了!https://news.uc.cn/a_15382771434832416378/

到底谁创造了这个宇宙,我们不在此争论,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的争论已经几千年了也没有争论出结果。龚先生博文: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7/07/07/god-did-you-say/

这里,我们只对以下两个问题感兴趣。

问题一(Q1),宇宙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行为过程(不管是谁造出来的)?

问题二(Q2),宇宙这个杰作的结构(不管是谁造出来的)?

主流物理学肯定没有也完全无法解决第一个问题(Q1)。然而,在第二问题(Q2)上做出了一些伟大的基础工作,至少有三大支柱。

P1,标准模型(SM)+量子原理+一些自然常数的测量(如,Alpha,宇宙学常数CC,卡比博角、温伯格角,等)

P2,普朗克,CMB数据+哈勃(大爆炸)宇宙学

P3,牛顿重力+ GR(广义相对论)

世界物理学界已经建立起来了以上这三个支柱。这是主流物理努力的结果,应该予以肯定,希望没有疑义和分歧。但是,主流物理至少还有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USP)。

USP1,SM是不完备和不牢靠,还不包括重力、暗物质暗能量部分和希格斯质量、多层级与微调问题,等。

USP2,许多自然常数只是测定结果,而无法获得理论推导计算。

USP3,量子重力与相对论质量是不相容的;P2和P3不断摇摆,说明这三大支柱并不稳固。

很容易理解,以上问题主流还没有获得突破!一旦其中的一个USP问题被攻破时,所有问题都将有可能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如果一个新理论不能解决其中的某个问题,也就无法解决以上全部问题。

所以,我们将从SM开始讨论USP问题:作为主流物理学界未解决的问题已耗去了整个物理学界半个世纪的大部分精力,以SUSY为范式发展了BSM(Beyond Standard Model)。而BSM理论已经被证实走错了路。

因为,到目前为止(2017年7月7日),现在的各种实验探测的结果,没有超对称粒子!如在{ LHC,暗物质搜索(如LUX)、天体物理(如低温设备系统,icecuble,等等)}。

事实上,有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USP:水平如SUSY或垂直如龚学前夸克理论。

YUZHU1

上图所示标准模型SM是不稳定的,主流物理发展了超对称理论SUSY来支撑,而龚学物理是在SM的底层发展了前夸克理论来支持SM。

标准模型SM将已知组成电子和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夸克(Quarks)、轻子(Leptons)、玻色子(Gauge Bosons)、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s)。更深层的理论是:这些基本粒子是如何产生的?

SM2

龚先生33年前发表了《超统一理论》一书,发现了标准模型底层结构–前夸克理论,表明了这些SM模型的夸克和轻子的创生,可由龚学物理方程0所描述。知道这些粒子是如何创生的,也就知道宇宙是如何创生的了。

而且,龚学物理的前夸克色动力学(Prequark Chromodynamics)可以清楚地解释中子衰变、质子对撞等重要粒子物理机理。33年前给出了质子对撞必然产生真空子,精确计算了真空子的质能为:125,46 GeV :这个粒子2012年被LHC发现,并命名为HIGGS玻色子。

该书也描述了周期性多重宇宙的创生过程。

以上主流物理没有解决的USP问题,龚学物理早已经解决了:

1.USP1 33年前的前夸克色动力学理论解决。

看: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totally-blind-deaf-googlefacebookblogosphere-era-jeh-tween-gong

看: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6/04/24/entropy-quantum-gravity-cosmology-constant/

 

See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6/04/24/entropy-quantum-gravity-cosmology-constant/

2,USP2的解决。

在龚学物理中,这些重要的物理常数都是可计算的,alpha,cabibbo角weinberg角等.

See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totally-blind-deaf-googlefacebookblogosphere-era-jeh-tween-gong

 

如普朗克CMB数据导出(计算),看: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5/04/22/dark-energydark-mass-the-silent-truth/

在这个计算中,暗质量/可见质量/暗能量与精确的动力学(包括暗流)有关。也就是说,暗质量/可见质量不能仅仅通过重力质量来关联。所以,主流物理寻找暗物质、暗能量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因为,主流不明白的是:暗物质的粒子的定义和概念都是错误的。

 

3,USP3的解决主要是量子引力的出现。

虽然主流物理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创造宇宙的行为过程),但它能够用逆向工程来重建大爆炸状态,即所谓的“宇宙膨胀情景”,也就是说,大爆炸必须有一个“指数膨胀”的时期。

作为一个逆向工程,它可以而且必须符合当前可观测的宇宙。但是,它的缺点已经完全被揭露。参见Anna Ijjas、Paul J. Steinhardt和Abraham Loeb( https: / / tienzengong.WordPress.COM / 2017 / 05 / 13 /结束宇宙通胀战争/ )。然而,这场“宇宙膨胀战争”有两个问题。

A、支持通胀阵营现在声称:{你可以从任何地方创造你所期望的宇宙,只要他们都是从虚空中创造的一个宇宙,而且可以创造无限的宇宙。}这是抄袭龚学物理的观点,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宇宙膨胀”不是创造什么东西{ 从虚空中创造一个宇宙},而是从一些很小的奇点变换出这个宇宙。 而龚学物理的宇宙宇宙是一个可计算过程。参见 https: / / tienzengong.WordPress.COM / 2017 / 06 / 02 / guth-and-gefter-welcome-for-quoting-the-g-theory / 。此外,在1993年龚先生曾礼貌地告诉ALAN GUTH关于我们这个从虚空中创造一个宇宙的理论。

 

Also see http://nautil.us/issue/48/chaos/the-inflated-debate-over-cosmic-inflation#comment-3337714678

 

B, 任何反弹宇宙学都可以解释“指数膨胀”阶段。

但所有其他的反弹宇宙学没有解释机制来解释改变Ω从当前值(Ω<1)到(Ω> 1)。只有龚学物理(前夸克色动力学)有一个“黑暗流”的机制来完成这项任务。

see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7/05/13/the-end-of-the-inflation-war/

 

目前,新的哈勃常数测量证实了9%暗流的预测:

see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7/05/15/comment-on-adam-riess-talk/ .

结论:

龚学物理理论(前夸克色)不仅解决了所有主流物理未解决的问题,它还能够解决主流物理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基于“第一原则”的宇宙创造的行为模式。龚学方程0创造时间,空间,基本粒子,因此,龚学物流知道如何创造宇宙世界。

所有的龚学物理理论(前夸克色)的预测是基于这个“第一原理”的后果。此外,龚学物理理论(前夸克色)是目前主流物理(Beyond Standard Model)的灵魂拯救。

特别是,拯救希格斯粒子的败局:

2012年LHC发现了一个新玻色子(含125.26 GeV)。随后被宣布为希格斯玻色子,这样,彼得·希格斯在2013获得诺贝尔奖。

但问题是:希格斯机制在HIGGS发现后五年后仍然没有得到确认。

 

而且,希格斯玻色子质量仍然是不可推导计算。

 

但 龚学物理理论(前夸克色)能够计算这一新的玻色子(真空玻色子)质量。

参见: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before-lhc-run-2-begins-enough-jeh-tween-gong

 

关于希格斯:看,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before-lhc-run-2-begins-enough-jeh-tween-gong

此外,主流物理的Higgs机制的命运取决于中微子是马约拉纳费米子,但最近的证据表明已经否定。

很高兴看到有主流物理学现在承认了希格斯玻色子理论是胡说八道。

希格斯玻色子机制,这是主流物理绕不过去的坎。

正是:

宇宙创生太神秘,西方认定是神绩。

粒子创生方程0,龚学物理更神奇。

虚空原来并不空,创生宇宙从零起。

天下万物皆有始,宇宙统一大道理。

若是知道如何造,自然之道已创立。

和校友诗文—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天穹望日月,宇宙观星辰。 万物皆一理,虚空创生成。 今日终闻道,把酒共天任。

续写《我有一壶酒……》诗集(上)
作者:天津大学无线电系77级校友
v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是2016年火起来的一句诗。据说有超过10万人续写,当时转了个链接过来,想让同学们看看,没想到年级群续作诗的厚度深度,远远超过转来那链接中的作品。
我们才是到了需要慰风尘的年龄,天南地北,海内海外,我们各自的经历,岂是一壶酒可以慰藉的……
也许我们没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那般壮烈的经历,但七七级这个特殊群体,哪位同学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没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我们走到今天,在春回大地的季节相逢,在一个叫做微信的平台相聚,夜夜欢声笑语,那是在宣泄我们三十多年来的惦念与牵挂。
今夜一壶酒,何以慰风尘
……
排列按诗词发表时间顺序
作者 赵新为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出门逍遥客,在家读书人。
赏花叹离愁,对月思远亲。
春风若有知,万里送乡音。
作者 郑丽萍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举杯倚窗前,明月入我樽。
离家四十载,风霜飘满身。
日遂冲天志,梦回小山村。
作者 王悦音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酒香入口来,心随往事去。
作者 李仲芳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东瀛三十载,流水似光阴。
把盏问青天,人生可百年。
同学忆往昔,何处觅青春。
作者 尹继捷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奋蹄追落日,踏浪不留痕。
作者 王大立
我有一壶酒 相约尹继捷
宁园古木丛 谈笑把恩结
作者 常雅萍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友情思不尽,何日聚津门。
作者 张建立
我有一壶酒,相饮邀颜红。
饮时黑丝厚,醒来华发生。
蹉跎三十载,细思事无成。
唯此佳人伴,聊以慰春风。
作者 张艳冰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匆匆韶华逝,流年伴青春。
可喜霜染鬓,依旧少年心。
夕阳无限好,年深酒愈醇。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天边弯弓月,窗前举杯人。
低眉叹白发,回首忆青春。
同窗多珍重,酒醇情更深。
作者 王悦音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往昔莫回首,醉卧杏花村。
作者 赵新为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半湾天边月,万里思乡心。
揽镜悲华发,举杯忆故人。
客里三十载,年年伤晚春。
作者 刁明媚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涓涓似流水,甘露抚良辰。
往事如云海,丝藕缠情深。
醉仙飘银鬓,九天舞纷纷。
作者 张建立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冬笋炒腊肉,米粉名桂林。
再配豌豆苗,相伴两三人。
人生须得意,养护不老身!
作者 董志国
求知四年整,同学情意深。
奋斗三十载,无愧天大人。
相邀津门聚,举杯忆青春。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作者 张纪生
唯有半盅酒,难于慰风尘;
月下独自饮,徘徊無一人。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斟满群中盏,老友尽欢颜。
如有千缸酒,欲再慰风尘;
倾入江海流,邀君天下遊。
作者 赵耀津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少小即离家,老识江湖深。
商海踏几脚,得闲早抽身。
独守天伦乐,兼看同学群。
作者 孙玉明
我有一壶酒,约上三五友;
推杯吹吹牛,换盏叙叙旧。
三杯五杯少,七盏八盏多;
不慕闻与达,吾欲云端坐。
凯宁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倚欄觅魅影,纱帐求销魂。
醉里挑花蕊,梦中踏青云。
三杯入口去,万事皆为空。
作者 路晓俐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频频生醉意,惴惴念佳人。
多少故乡事,一方草木深。
欲如云伴月,振奋绝浮尘。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千番搏涌浪,一念遁空门。
醉卧禅松下,醒来泪有痕。
曾经年少志,留作丰碑文。
回忆恢复高考四十年
作者 郑丽萍
当年一壶酒,拜别知青友
天大一声唤,握笔抛锄头
校园一壶酒,书伴学子游
七里台夜读,水上园泛舟
离别一壶酒,同窗泪花流
鸿雁离群飞,共祝壮志酬
我有一壶酒,启封为校友
四十重相聚,苦乐一盅收
作者 赵新为
我有一壶酒,尘封四十载。
今朝再聚首,把来为君开。
回思卌年前,江山任指点。
青年湖畔月,曾为照红颜。
花前柳荫下,只闻读书声。
时光不我待,常盼天早明。
匆匆韶华逝,同窗各东西。
白发生双鬓,有达亦有迟。
唯有这壶酒,年久香愈醇。
苦乐杯中论,同饮长精神。
精彩点评
曲玲年: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对酒当歌此生能有几何。
张鹏:
这么潮!
丽萍斋、明媚轩、建立诗社、志国堂、艳冰苑……够热闹的。
诗如其人,一看就看出来了。
——志国,男人气很重,有理想有抱负;
——建立吗,美食家,很会吃,福分;
——艳冰吗,婉约派,多愁善感,瞻前思后,往返流连;
——明媚吗,洒脱、理性,现实主义多于理想主义;
——新为厚重,有担当;
——丽萍,文如诗。语言流畅,文字严谨。其文思驰骋似江河奔流,感情细腻如小桥流水,整篇形散神不散,层叠起伏耐人回味;
——继捷武功深厚;
——悦音得有多大的酒量啊!
不才妄议,一笑而已,望见谅。
友人点评:
读诗,首先是读作者的境界和情怀。
  几首诗比较下,各有千秋。但若非要评个一二三四,我首推尹继捷老师:“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奋蹄追落日,踏浪不留痕。” 表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淡定和从容。只有积极进取面对人生的风貌和情怀,没有感叹,没有自怜,没有悲观,没有作秀。
  次推张艳冰老师:“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匆匆韶华逝,流年伴青春。可喜霜染鬓,仍是少年心。夕阳无限好,年深酒愈醇。”好一个“ 可喜“ 霜染鬓,好一个 年深“酒愈醇”,作者面对“黑发难留,朱颜易变”,充满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永远乐观、永不言老,永保勃勃青春的气度和情怀,堪称中老年的榜样。

  三推张建立老师:“我有一壶洒,足以慰风尘,冬笋炒腊肉,米粉名桂林。再配豌豆苗,相伴两三人。人生须得意,养护不老身”。把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趣,具体地呈现出来,通篇没有对岁月的感慨,只有对生活的向往。表现了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生机勃发的情怀。

为了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校友们组建了天津大学77,78级校友群,大家在这平台上回味往事,感概万千。
把去年无线电系年级群的“我有一壶酒”续写诗集发到群中,触动了校友们的诗兴,大家纷纷续写,好一场77,78级校友斗诗会!
现在把他们的大作汇编于此,请大家欣赏。
投稿可以直接发到77.78校友微信群
也可以投到邮箱2872492819@qq.com
联系人:郑丽萍 77无线电技术
诗词排列按发表诗词时间顺序
老酒
作者 马涛
我有一壶酒,惜以留春秋。
闻香四十载,剩醇瓶中稠。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学子好材走,风雨陌人头。
我有一壶酒,够以助风流。
清茶伴福祸,蓝海飞白鸥。
我有一壶酒,可以壮胆酬。
半卷红梦楼,谈古论纰漏。
我有一壶酒,何以解心愁。
味里觅知友,乐间度平舟。
我有一壶酒,情以邀神洲。
高眉敬天佑,再送几庚游。
作者 李甫君
我有一壶酒,珍藏二十年。
去春大为到,对饮就海鲜。
晚年未全闲,周日去南山,
倉中有存粮,躬耕山中田。
作者 曹健
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
甘苦酿岁月, 深窖不示人
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
喝也不给喝, 闻也不让闻
飘零一壶酒
作者 宋杨
飘零一壶酒,聊以慰风尘。
朝闻夕逝去,何处见真人。
飘零一壶酒,聊以慰风尘。
谁能驰浩瀚,共月伴星辰。
飘零一壶酒,聊以慰风尘。
何能求至乐,无我利他人。
飘零一壶酒,聊以慰风尘。
大江东逝去,一月几故人。
飘零一壶酒,聊以慰风尘。
人生三万日,何时返纯真。
77机械系机甲 宋杨 加拿大 魁北克
作者 张维
我有一壶酒,可以解忧愁
伤时对空樽,欢刻醉方休
我有一壶酒,何须解忧愁
兴起邀皓月,朋聚斟满酬
我有一壶酒,酿窖四十秋
他日再聚时,共饮皆校友
我有一壶酒,鬓霜志未休
校园重逢日,把盏论春秋
作者 朱赫
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
半醉人生梦,琼浆写峥嵘。
笑谈四十载,把盏论英雄。
今朝从头越,再绘夕阳红。
作者 何丕元
我有一壶酒,难以慰风尘
生时雾蒙蒙,学时雨纷纷
旁润亲朋情,上敬父母恩
东西各卅载,万盏方足斟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忙时无暇饮,闲时夜已深
玉液醇意浓,清沾醉至晨
来年相聚时,半杯论秋春
作者 邓幼莹
我有一壶酒,推杯四海游,
别时青丝绕,再聚已白头。
校友朝夕守,天涯一网收,
相邀观月朗,暮然四十秋。
作者 董路明
我有一壶酒,与君常相守,
情至柔肠断,怒来啸天吼。
我有一壶酒,与书伴左右,
题深千百度,师恩沐叩首。
我有一壶酒,与世绕指柔,
德勤智情仕,浅淡民与候
作者 张鲁增
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
遥望明星浩月
何处觅知音
我有一壶酒
可否慰风尘
引来狐风树影
举杯便是亲
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
闲至青年湖畔
柳垂绿草新
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
杯祝同窗好友
永驻万年春
作者 张侃
水调歌头
 重逢
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
青葱往事回忆,
梦里有知音。
教室切磋奋笔,
宿舍耕读废寝,
露夜复霜晨。
甘苦共应对,
忧喜与君分。
学知识,
增才干,
塑灵魂。
理工文管商法,
求是见精神。
既具环球视野,
又富实干风范,
硕果几曾闻。
卌载重相会,
执盏唤故人。
作者 赵长中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四十年前事,弹指又一春。
当年投天大,求学入津门。
朗朗读书语,灯下暖通人。
青年湖水滟,图书馆藏深。
严师多慈爱,同窗情更真。
校友今再聚,得益微信群。
浓浓杯中酒,泪洒湿衣襟。
作者 李鑫钢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北洋酿日月,学子洒天涯。
作者 李鑫钢
六里台前一壶酒,
七里台下半碗茶。
明月共邀同窗友,
但凭杯酒畅晚霞。
杨社年
天大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酒香显匠功,滴滴浸我心。
作者 马振东
我有一壶酒,产自北洋楼。
酒香飘万里,遍洒五大洲。
香雾化影幕,展载四十秋。
母校更辉煌,学子常笑口。
作者 朱赫
我有一壶酒,风尘樽中留。
青丝已凝霜,不变是春秋。
寒窗勤奋读,万卷铸成就。
回首四十载,谁言志未酬?
作者 邓幼莹
卜算子
最忆天大人
我有一壶酒,
临考添精神。
不忘白菜胖头鱼,
学子离津门。
四十梦神州,
最忆天大人。
唤友呼朋又重逢,
足以慰风尘。
作者 李小坚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天穹望日月,宇宙观星辰。
万物皆一理,虚空创生成。
今日终闻道,洒酒共天任。
作者 孙菁
我有一壶酒,醇香敬学友,
杯满情谊浓,尽兴醉不休。

向2017毕业季同学祝福!

2017年6月16日,又是一年毕业季,接受了学校新博客采访。

作为班导师,我们班基本实现入学时的目标,50%以上同学考研和出国学习,其余工作,毕业一个也不能少。今天也是对北方工大2013级自动化1班同学发布临别赠言:

入学时,大多数懵懵懂懂,毕业时,又有几个明明白白?

1。大学之道:明明德!懂道理!大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智识!明辨是非!止于至善!要有正义感和道德良心!追求理想和探究未知!是否做到了?大学和学生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2。要立大志,才能大气、大度、才能成大事!目标远大,才能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价值取向上不能太急功近利、太急于求成。

 3。面对困难和问题,要深入细致的思考,反复尝试,百折不饶!细节决定成败,耐心才能长远。

4。要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有成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并且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5。祝福同学,展开理想的翅膀,自由飞翔!扬起风帆远航,避开礁石暗流,驶向辉煌灿烂的彼岸!

李小坚 www.pptv1.com

四十年,四十个字—–天大人有感

四十年,四十个字,—–77-78级天大人有感:

78企电集体创作,李小坚执笔

一、天大地大不如天大人大!

天地之间人最大!西人说:比地球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胸。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塑造人!培养杰出人才是天大的责任!天大培养出天大人,天大人应该有天大的胸怀、天大的眼界、天大的本事!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把做人的最高境界告诉了我们:就是天和人完美结合在一起,天人合一!人和天一样大!我们天大人也把自己融入天大,把自己的命运和天大联系在一起!没有天大,就没有我们天大人!天大人顶天立地,行走在天地之间,雷厉风行,激情浩荡,脚踏实地干大事,异想天开求创新!先辈盛宣怀开天辟地在中国创造了11个中国第一,其中之一就是创办了我们天大的前身,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我辈应该更有冲天豪情,天大人顶破一个天又如何!啊,天地一夫子!女同学别气馁,更有巾帼英雄气概!仰望星空,星光灿烂。天空上应该有一颗以我们天大命名的星星!于是,77-78级校友发起了天大-北洋小行星命名活动。回想四十年前,我们懵懵懂懂地进入了天大,四年切身体会了天大的历史传承:既有事实求是,又有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止于至善!大学不仅仅有大楼,还应该有大师!经过了四十年的领悟,才终于明白了天大人应该有的大:大气!大度!大德!大才!

二、爹亲娘亲亦然天大人亲!

人皆爹娘生养,养育之恩大到无以回报。天地君师亲!天大培养了我们,师亲有如娘亲,天大就是我们的再造父母。而天大人皆亲人!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是天大的人,天大人亲如一家!哪怕你在天天涯海角,在欧罗巴共同体,在大洋的彼岸,在非洲赤道,在冰雪极地,到处都有我们天大人的足迹,到处都有我们天大人开辟的天地。天大人在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天大校友会。无论是老北洋,还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只要是天大人,你完全可以在天大校友之家找到亲人。只要提起我们是天大人,我们就是一家人。我班同学陈毅松曾在北美北洋-天大校友会担任会长,长期为众多天大人无私奉献,天大人在一起亲如兄弟姐妹。四十年来,深感有一种非常强的凝聚力,亲和力,把我们团结在一起。有老班长张则年,还有张家璈、宋铁弼老大哥们指点,又有热心的陈建中、董凤翔组织张罗,我们班同学还每年聚会数次,同学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关系越来越亲近,与同胞弟兄姐妹无异。如今在信息时代,天不怕高,地不怕远,有网则近。悲喜同感,亲友不疏,亲情相连。大家真诚相待,亲密无间。亲啊!特别是天大人的通讯群亲呵!

三、国事家事天大事实事!

天大人就是要做天下的实事!无论是国事,家事,天下事,都有天大的事,都是天大的事。既然是天大的事,也就是天大人的事。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天大人的一贯作风。我们天大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天大人为国家,为民族,做了无数的实事,脚踏实地,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造福一方,天大人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校训还告诉我们求是,就是天大人还应该明白天下的道理,探求人间之正道,顺应自然之大道,创新创业之宏道,穷究宇宙之天道。我们天大一年的科研教育经费已经达到20–30亿,我们这样的实力水平,天大可以进入中国前十强大学。事实上最新透路社发布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天大已进入中国大陆前八强。我们天大人不仅要做实事,我们还要做大事;我们不仅能作实事,我们还能做大事!看看我们天大建筑大师们,在亚运、奥运, APAC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G20会议的重要场馆,无论国际风范,还是民族特色,都是大手笔,大气磅礴!四十年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第二批入学的天大同学,不仅幸运地赶上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以天大赋予我们的知识和力量,投身于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亲历并见证了我们国家四十年各个领域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在各自的岗位亲历参与和创造了我们国家四十年的辉煌历史。我们77-78级天大学人中已经产生了十几位院士级别科学家,我班年龄最小的同学方黎平已是加拿大工程院士;产生了多位省部级领导;产生了位于世界前十强级别企业老总副总,我们班帅军庆同学曾负责国家电网生产与安全,开发特高压电网。78级内燃机专业张剑炜,对于中国轨道行业的贡献,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选入”50位站在世界舞台上的华人创新创意领袖”。天大人为中国打造两张亮丽名片:特高压输配电和高铁,并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科技、工程、政治、经济各领域都有天大人丰功伟业。

四、校友朋友天大友天下友!

天大关心着校友,校友心连着天大。天大培育了我们,我们能为你做点什么?想想过去,我们以天大为骄傲,想想未来,我们还应该让天大为我而骄傲!这是我们对天大最大的回报!我们校友已经有30万之众,他们还有十倍的朋友亲人,再有十倍百倍的有一定关系的友人。可以让更多的人对天大的发展提供支持!我们应该广交朋友,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样可以有更多的资源供天大发展之便利。我们应该广泛地宣传天大和天大人的业绩,让天大的故事传扬天下,有天大的业绩就能吸引全天下的好人成为我们天大人的朋友!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合作为天大开辟更广阔的道路。我们77级校友创立了天大天财集团,在全国经济界叫响了天大的天财!我们应该还有天大的天才集团,可以让全世界追涨我们天大天才!天大人已经在向诺贝尔奖迈进,天大不是已有外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吗?独立自由、文明富强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中国梦。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全球化合作与交流的大环境下,结合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和历史使命,我们经历了四十年的奋斗,我们的理想更丰满,我们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们的开拓进取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日益增长。我们天大人不断努力奋斗,我们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百年人生,天命可知!中天西移,老当益壮;即使花甲古稀,我们依然志在千里!广阔天地,老有所为;满天红霞,老有所乐;感谢天恩地德,我们老有所安。我们有比天高的眼界,比地广的胸怀,我们自强不息,或许依然会做出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事情。天大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有经得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得道天下!天大人以天地仁爱的大同境界,坚持不懈到地老天荒不动摇,友爱天下!

 嗟乎!此为77-78级天大人之共识也!

 

2017年6月12日

——————————————

 

李小坚 www.pptv1.com

关于“宇宙终结”的新理论

有个名段:“我知道我是怎么来的,我还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 那么,我们也一定想知道宇宙是怎样来的,也一定还想知道宇宙是怎样没的!

一、引言

我们的上一篇博文,最后的“宇宙暴胀理论”之战说的是宇宙怎么样来的那些事。http://www.pptv1.com/?P=1188

最近这还有这么一篇文章,物理学家提出“宇宙结束”的全新理论

2017-05-19 ,说的是宇宙的未来将怎么终结。

https://mini.eastday.com/a/170519222122269.html

tu11

这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主管—数学物理学家Robbert Dijkgraaf,他是一位非常权威的世界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去年在北京的2016-String 国际弦理论大会上,他做大会报告,就是关于弦物理和宇宙的历史。我在报告当场公开提问他,是否有TOE,他回答了很长。

各家都想发展TOE,这样的TOE不仅要描述宇宙万物,还要描述宇宙的创生和宇宙的终结。他也在发展他的 TOE。下面是他的宇宙末日的观点:

1.黑洞是一如我们所知,掌握世界末日的关键;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所知的宇宙末日。

2.物理学家近年来发现宇宙不只是在膨胀,而且有力量正在推开让它加速膨胀。最终,它们将达到非常快的速度(在他的理论,比光速快),甚至遥远星系会逐渐消失;直到我们生活在岛屿宇宙( island universe)。

3.当星系独自存在于这类空洞的宇宙时,恒星会一颗接着一颗熄灭,因为它们会燃烧燃料。而如果所有的恒星都烧完燃料,剩下的唯一力量就是重力。然后它会慢慢地把它们拉进来,而黑洞会吃掉宇宙的一切,就是这样。

4.对宇宙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荒凉的遥远未来,许多物理学家还没有相信也无法检验是否这是宇宙历史真正的未来。但结果是,所做的实验都是指向这个方向。

二、宇宙未来的三个主要方向

本来在天文学中宇宙的未来取决于宇宙的密度与临界密度的比率,用大写的Ω表示。

1.如果 Ω < 1, 宇宙膨胀并发散。(universe diverges)

这是一个开放(open)宇宙:如果重力不足以阻止膨胀,则宇宙将一直膨胀下去,没有终结且渐趋冰冷,星系间距离持续增加,但奔离速度会逐渐降低。

2.如果Ω = 1, 宇宙膨胀并趋于热寂,或“岛屿宇宙”。( island universe)

这是一个平坦(flat)宇宙:宇宙膨胀至某限度后,此时重力刚好与膨胀力相抵,因此即不膨胀亦不收缩,星系间距离将保持不变。

3.如果 Ω > 1, 宇宙回归于初,或循环往复。( bounce or circle )

这是一个封闭(close)宇宙:若重力足以阻止膨胀,宇宙膨胀至极大值之后将转为收缩,最后又回到像最初的高密度、高温度状态。有人认为它可能会再度发生大爆炸,开始下一次的膨胀。

tu12

以上情况表明,1和2应该是宇宙一直会膨胀下去,或停止膨胀,但永远也回不了头!

宇宙至今仍在不断地膨胀中并加速膨胀。然而因物质之间的重力吸引会降低膨胀速率,故物质的多寡决定未来宇宙的演化,问题是这个Ω可能会有动态变化,最后,以上可能的三种结果有可能变化,让Ω> 1,于是一起回归于初。宇宙就会走向大收缩。再次成为一个宇宙蛋,而这个宇宙蛋也很可能会再次形成一次大爆炸;或是再经历一次宇宙乾坤大逆转的演变。

exp-u1

对于宇宙的未来命运,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假定暗能量的性质将保持不变,并且其压力/密度比同样保持Ω < 1的水平。但是如果这个比值会出现变化呢?比如不再是Ω <1了呢?如果出现这样的变化,情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宇宙的膨胀,一切遵循幽灵能量模型进展,暗能量密度上升,那么它就有可能使宇宙尺度在有限的时间内膨胀至趋向无限大,物 质连接物,原子和分子等基本粒子,甚至亚原子粒子都将被撕裂,出现所谓的“大撕裂”(BigRip)。当暗能量的压力/密度比达到-1.5,这种情形将在短短220亿年内发生。

物理学家弗兰普顿(Frampton)等人提出了一种与此不同的替代方案,称为“小撕裂模型”(Little Ripscenario)。在这一模型中,他们假设这种压力/密度比将随着时间变动,物质的链接,基本粒子也同样会被撕裂,但是其中的不同点在于他们限定这种比率的变动将不会导致宇宙尺度达到无限。

t13

暗能量的性质决定了宇宙的最终命运。图片来源:NASA。

这是权威的宇宙未来时间表:

tu22

当然,按照我们的 理论检验—-质量控制 拼图模板,就像主流的宇宙起源的暴涨理论一样不靠谱,这也是不可靠的物理理论。但这样的描述直观、动人、具体、权威,它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成为普通民众的信条。

如果没有宇宙学计算依据,这样的理论就当做科幻著作看吧!

三、基本计算依据

海枯石烂,质子变心!在宇宙星球由黄矮星变成白矮星时,如果质子可能这样衰变:

p1

或是:

p2

或进入黑洞的时间尺度:

p12

第三阶段,或是霍金黑洞蒸发,所有物质变成微波光子之类的辐射:

p3

当 讨论到宇宙寿命 远大于 TU〉〉10^100 年,10^200年 后面的预测就很不靠谱了。

或许,我们又回到,宇宙早期创生的 Te=10^-45 的时期,

宇宙的密度与宇宙的寿命TU,可以由下式:

p13

现在,我们周围宇宙的Ω观测值 在1 附近,所以,主流宇宙学家也很难估计,我们的宇宙未来到底将如何发展变化。

但宇宙学的进一步发展,将揭示主流的宇宙终结理论就如同主流宇宙起源的暴涨理论一样不靠谱,一定会失败。因为,一定还会有更新的版本。

四、龚学新理论

但我们龚学物理,完全不同于主流物理学。

由于,宇宙粒子创生方程0,表明宇宙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宇宙物质和空间也都在增长!

方程0中,宇宙的四分之一(16/64=¼)是空间,同时四分之三(48/64=¾)成为总体物质,总体物质包含可见物质和暗物质。见《超统一理论》一书第42页(龚先生35年前写的书)。

现在,方程0的细节比以前清楚得多,有两个新的知识:
1,48个物质粒子其中的41个是暗质量的成分,7个是可见物质成分。我们可以精确计算,宇宙的暗物质、暗能量比例、可见物质比例。这个结果与国际观测值普朗克CMB DATA 高度一致。此模型全球首创,举世无双。
2,有暗物质转化暗能量的比率(W);或称暗流,计算预测值为w=9%,2016年被观测证实。这是宇宙学的重要发现。表明宇宙质量增益减慢。

H0(哈勃常数,根据CMB 观测数据,宇宙的早期,Neff = 3),H0= 66.93±0.62公里−1 MPC−1
另一方面,在哈勃常数的本地值H, 现在 的观测值H= 73.24±1.74公里−1 MPC−1。

因此,W=H/H0 -1 =9.4%

D11

Comment on Adam Riess’ talk

对于以上工作,哈佛大学的最近的报告指出:如果没错的话,对于理解宇宙中我们还不懂的95%暗物质暗能量的那部分,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ADAM RIESS’ TALK at the Harvard-Smithsonian Centre Center on May 11, 2017

eggcarton473

事实上,目前是Ω略小于1,宇宙仍然还是为加速膨胀。

我们估算预测宇宙未来的Ω必须大于1。宇宙回归宇宙蛋并穿越反弹(循环多重宇宙),这种Ω动态的机制是什么?
原因1,方程0的创生机制;原因2,宇宙暗流的作用和变化W。
当W = 100%,将没有 物质,宇宙将无限扩大类似永久的膨胀。

当W > 0%时,宇宙仍在加速膨胀,时间加暗流为驱动力。

当W= 0%时,宇宙空间没有了加速膨胀,所有的质量增益都在使 Ω增加。

因此,当宇宙膨胀速度受光速的限制,不能超过光速时,其宇宙物质密度必然增加。

宇宙必然进入封闭宇宙, Ω > 1, 宇宙最后回归原点,进入反向周期。而下一个宇宙生命周期寿命会加倍。

我们已经给出了一些新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定量计算依据,更具体精确地计算宇宙年龄之类的事,以后再展示给大家,或是留待宇宙学家们继续努力的工作。

C-univers

五、结束语

宇宙的未来还是一个神秘的令人着迷的未知世界。宇宙探索将改进我们现有的物理学和宇宙学。只有当更可靠的物理学理论出现,才有可能更好地描述宇宙的未来。

龚学物理已经给出了宇宙静态增长模型和动态 Ω描述,特别是宇宙暗物质流转变预测值w=9%,得到实证,这应该是宇宙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重要提示:

最新结果已经计算出来了!

C-universe2017-6-18

T=4.34×10^17  秒

N=345

我们的宇宙已经进入了第345个震荡周期。

正是:

宇宙未来是个谜,无人猜透真谜底。

可靠理论已出现,宇宙一统乾坤移!

最后的“宇宙暴胀理论”之战

THE END OF THE “INFLATION-WAR”

龚天任   李小坚

今年的宇宙学热闹了!从年初开始就开启了一场关于宇宙起源的大辩论。关于宇宙起源问题,主流物理有一个存在了几十年的宇宙暴胀理论(Inflation theory),说的是宇宙诞生之后,它立即经历了一场指数式的膨胀。

2017年2月,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 Anna Ijjas 和 Paul Steinhardt,以及哈佛大学天文系主任 Abraham Loeb 在《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根据目前的天文观测结果显示,宇宙暴胀理论无法令人满意。相反,他们认为宇宙是从上一个宇宙的坍缩中反弹而生的,即所谓的“大反弹”理论。其中 Paul Steinhardt 还是这个宇宙暴胀理论的创始者之一,这人怎么中途就反水了呢?

第一组–攻击方:Anna Ijjas,Paul J. Steinhardt,Abraham Loeb

另外一些主流物理学、宇宙学大咖们不干了,于是出来保卫宇宙暴涨理论。从而就有了:

第二组–防守方:David Kaiser,Alan H. Guth,Andrei D. Linde和保教野村+,以及一行众人29人至33人(包括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a-cosmic-controversy/。

2017年5月9日两组宇宙学家(物理学家)之间又正式开始“宇宙暴胀理论”大论战!他们都是物理学界的大咖,他们之间在网络上直接进行论战!请看:https://undark.org/2017/05/09/a-debate-over-cosmic-inflation-and-editing-at-scientific-american-gets-heated/

论战主题:第一组指责“暴胀宇宙学”不是科学。第二组是“宇宙暴胀理论”的保卫者。

一、什么是宇宙暴胀理论

首先,上世纪出现了著名的大爆炸理论:20世纪,发现了宇宙在不断膨胀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遥远的星系会逐渐的远离我们,这是因为这些星系和我们之间的空间不断的膨胀。这是宇宙学实验观测的一个伟大的科学成就。于是,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宇宙今天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冷,那么它的过去就处于更小、更热以及更加致密的状态: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模型做出了许多的预言跟当时的观测相符,特别是得到微波背景辐射观测结果的支持,成为主流物理的宇宙学理论。

cmb1

 

然后,我们的宇宙就被描述成这样:

univers01

上图左端显示,在大爆炸后的早期,宇宙经历了一个快速暴涨过程。

暴胀模型做出了六个重要的预言:

1.宇宙应该具有完美的平坦性。

2.宇宙的起伏的能谱几乎是尺度不变的。

3.自大爆炸以来,在比光所传播的距离的更大尺度下也存在着起伏。

4.这些量子起伏应该是绝热的。

5.在遥远的过去,宇宙的最大的温度不是任意高的,而是有一个上限。

6.最后,我们应该会看到具有特别能谱的原初引力波。

关键是,以上六点预测除了引力波以外都基本予以了验证。

二、争论的焦点

目前的争论的问题:

反对方认为:宇宙暴涨并不科学!由于暴涨模型的行为参数具有任意性,因此暴胀理论无法成为标准的科学理论。

保卫方则认为:暴胀模型已经做出这些成功的预言,只要对参数的精确测量,就能筛选出最能够体现物理现实的那些模型参数。

三、如何判断对错

什么是科学理论?对于科学理论,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科学的目的是探寻真理。这两个组对宇宙过程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模型。但两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是自说自话,没有统一的标准,更多的是争辩,而不是彼此交流。因此,这场论战是一个没有结果的争辩!

显然这场论战,还缺一个裁判!因此,龚先生当仁不让,我们试图来作出最后裁决!

首先,必须公正!为了公正,对任何科学理论必须要有客观的标准!

为此,为了便于检验各自主张的物理学理论,我们做了一个质量控制表:这是原自于一个拼图游戏的规则(合格通过/不通过),相当于质量控制的标准模板,其功能就是用作判别理论的合适性与兼容性。

puzzle

简单地说:全部的已知物理学模块构成一个全景图画,但有缺失模块。一个新物理学理论(模块)是否能够被接受,取决于这个模块能否匹配上现有图画中缺失的空位,并且,天衣无缝。

(一),所有构件是已知的,但有个别模块丢失,有缺失空位。

(二),这些已知的模块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首先,按比例尺度区分模块:

S1:量子尺度,{ QM,SM(标准模型粒子),ħ,氢原子,CKM矩阵,Cabibbo角、温伯格角,α}

S2:经典尺度,{ 牛顿,麦斯威尔(EM),SR,GR,}

S3:宇宙尺度,{ Planck CMB,C,暗质量,暗能量}

其二,按理论类型区分模块:

T1:定律或原则,{ QM、SR、GR、牛顿、麦斯威尔(EM),CKM矩阵}

T2:作为结构,{ SM(粒子),氢,暗质量,暗能量}

T3:为数字或常数:{ Cabibbo角、温伯格角、Alpha、ħ,普朗克 CMB 数据,C }。

其三,整个拼图谜题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就缺待考察的那一个理论模块,进入我们的考查程序。

(三),拼图游戏有以下三个规则,用于判断这个待查理论模块是否是这个缺失的模块。

R1,一个有待检测的{X理论模块}是这个拼图谜题的一部分吗?如果是,它必须接触一些已知的片段。如果这个{X理论模块}没有与之接触的模块,那么,{X理论模块}不是这个拼图谜题一个模块。

R2,如果这个{X理论模块}不涉及任何一个已知模块,那么,{X理论模块}不是这个拼图谜题的一个模块。

R3,如果在尝试了所有的可能拼接方案,{X理论模块}仍然不是这个拼图谜题的一部分。那么,这个{X理论模块}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拼图谜题的合适的模块。当然,{X理论模块} 可以是自成体系的“城里唯一的游戏”。

四、判别结果

有了以上拼图谜题的基本构件和基本规则,现在考察:{宇宙暴胀}理论这个模块,与整个宇宙世界物理拼图画面的关系!

R1,已知的任何一个物理模块,至少应有一块以上是由{宇宙暴胀}连接,可以精确推导的直接后果?R1答案:没有。也就是说,{宇宙暴胀}不是这个物理世界拼图谜题的缺失的那个模块。

R2,如果{宇宙暴胀}是物理学理论,它应该与以上所有的已知物理学中的任何一个模块有关联连接。但是,R2答案:根本没有。因此,{宇宙暴胀}不是这个物理世界拼图谜题的一部分,甚至说{宇宙暴胀}也就不属于这个拼图。

R3,当然,按照R3的规则{宇宙暴胀}还有一个救赎机会。如果这张拼图在有限的已知拼图画面上,{宇宙暴胀}不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仍然有可能是自成体系的拼图的一部分。也就是还存在一个无限的可能性,在多元宇宙的情况下,在无限可能的答案中,这个宇宙暴涨理论有可能成立。特别是,当还没有别的理论可以描述宇宙膨胀,那么,{宇宙暴胀}可以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城里唯一的游戏”。

但是,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符合以上前二个规则的理论来描述宇宙膨胀,而且,天衣无缝。那么,{宇宙暴胀}理论就死定了。

五、替代理论

自1980年代末开始,理论学家迸发出许多想法,发展了各种不同的暴胀模型。最简单的暴胀模型其实是基于一个势能曲线,宇宙进行了压缩和反弹暴涨。关键是他们的宇宙是一个固定质量的整体,压缩回去必然高密度及极高温度,最后又必然反弹。还有一些模型要多复杂就有多复杂,甚至还预言了多重宇宙的存在。我们考察这些理论也都基本上与主流宇宙暴涨模型相类似,无法成为已知物理学版图的一个模块。

那么,我们提出一个宇宙创生模型,看看是否能通过检验。

(一)从0、无穷 对称 开始,引入虚时空,给出宇宙粒子的创生于0–方程0.

DS =(i^n1,i^n2,i^n3)* C * DT =N * C * DT……(方程0)

N =(i^n1,i^n2,i^n3),N^ 2 = { + / – 1 ,+ / – 3 } …..(方程1)

n1,n2,n3 取值范围:{0,1,2,3}

由方程零和方程一的共同作用。产生空间和48个基本粒子物质,并且,在时空中创造出以下事物:

1、自旋

产生自然常数(普朗克常数)

产生三等分角:产生电荷,产生质量

产生前夸克G弦模型

2、产生卡比博角和温伯格角

3、产生三代夸克

4、产生空间

5、产生引力

还有新统一理论:统一力的形式、统一力作用强度和范围。

创新物理学的统一理论思路是公理化之路:我们在《物理世界之引力产生》一文推出了统一力方程。

F(统一力)= Kħ/(Δt×ΔS),………(方程2)

这是原理性的,机制性的,公理性的,同时也是数学一致性的,而且是确定性的,而不是随机的。

(二)、拼图谜团检验

随后,我们物理学拼图谜团来检验。

1,使用R1规则:我们必须表明,一个新模型必须能够得出一些已知的模块,如果不是全部已知模块,至少有一块。

我们将从{宇宙如何加速膨胀}的问题开始?

原理如下:

eggcarton466

这个模型不仅预测宇宙膨胀,而且是加速膨胀,这两点均已经被宇宙学家观测验证。见下图。

Uexpend

有了这个宇宙膨胀力,它导出了量子原理(QM)。

eggcarton467

在这个模型中,ħ是基本行动量子单元,这个宇宙的历史被总计簿记为AC。我们就以此计算宇宙学常数,它是一个简单的比值:Cosmology constant (Λ) ={ħ/(总作用量子数AC)}。此比值也已被宇宙学家精确测量为CC,作为当今宇宙学常数的观测值。见:

eggcarton229

见:

Entropy: Quantum Gravity: Cosmology Constant

有了这个伟大的普朗克常数ħ,作为物理学的基本结构单元,这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石。

这个普朗克常数ħ与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紧密相连。

—-氢原子的结构与ħ关系:

eggcarton468

 

我们用R1规则,得出这个模型模块,至少与以上物理学量子范围、经典物理范围,宇宙学范围的已知模块紧密相连。满足R1规则判据,这个模块是已知物理学的一个合格模块。

2.我们更近一步,用最严格的R2规则来检验我们的这个理论模型模块,看看是否与全部已知的物理学版图的所有模块想关联。

这个模型能够推到出普朗克CMB Data 吗?是的!世界独创,举世无双。

Gongshow-TOE3

在以上计算中还预测了w=9%. 2016 年得到证实。

Darkflow

 

这个模型可以推导出{SM(标准模型粒子),Cabibbo角、温伯格角,α,等}物理学重要的自然常数吗?答案是:可以!

取 A (0) = {(360/2pi) * [(pi/64 + (pi/64) ^ 2 + (pi/64)^3 + … ] } /2}= 1.4788413 度.

于是Cabibbo角:A(1) = [360 – 24 * A(0)]/24 = 13.521159 度.

注: 实测Cabibbo 角 θc 大约 13 度。

于是:A(2) = (2 * [360 – A(1) – A(0)]/24) = 28.75 度。

注: 实测Weinberg 角 θW, 大约是 28 至 30 度。

Beta = 1/Alpha = = 64 {1 + 1/Cos A(2) + 2(1/48)[(1/64) + (1/2)(1/64)^2 + …+(1/n)(1/64)^n +…]}= 137.0359 …

注:实测Beta=137.0359。

Gongshow-TOE2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6/12/10/natures-manifesto-on-physics-2/

GM前夸克模型认定:以上18个夸克和6个轻子,形成24个亚原子粒子族,并由此而构成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原子和分子。这24个的反向对称形成24个反亚原子粒子族,并由此而构成反物质世界。整个物质世界就是由以上48个亚原子粒子构成,另外有16个空间元素,共有64维度。这个模型在SM层是一致的[19]。

SM-ENTHAN11

关于我们的这个宇宙的历史演变过程,龚先生在33年前的著作中就已经展现:

C-univers

这个模型可以满足R2,导出所有已知的物理学拼图模块吗?答案是一个大大的肯定!,请看以上《大自然的宣言》一书。

龚先生评判:“有了我们的宇宙起源理论,我们不需要宇宙暴胀理论! 早在1993年我非常有礼貌地邀请Alan Guth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的学术讨论会,我客气地告诉Alan Guth,{宇宙暴胀理论 }是没有必要的理论。他也很友好地鼓励我继续探讨。现在,24年后,我还将继续对Alan Guth的{宇宙暴胀理论 }加以评论。我100%肯定,{ 宇宙暴胀}仍然是不合情理的理论,必然会死翘翘,而且,必将进入历史的垃圾堆。

真是对不起Alan Guth教授,在真理面前我只能面向真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宇宙暴胀}理论可以休矣!同时,我很高兴,还有第一组的三位宇宙学家赞同我的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结论已经终结了{宇宙暴胀}理论!铁板钉钉,千百年也翻不了案!

Guthletter

六、结果讨论

简而言之,物理学、宇宙学是一门研究宇宙世界中包含空间、时间和质量三个主要参数的科学。然而,为了方便测量这个宇宙世界,人类可以任意定义一些尺规。我们不知道宇宙世界的“绝对性”的设计原则,我们可以先任意选定最少量的自然常数,如普朗克常数,和光速C作为,宇宙世界的最基本的尺规。结果是这个答案很简单、很方便。随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要以这两个尺规进行度量。

第一个要锁定的客观世界的视界:

一个事件视界EH(ħ,C),定义了因果关系的最大的空间。

第二个要度量锁定的对象就是电子:

e= – [(1 / 2)ħ ×C)]^(1 / 2)

这样,被测对象电子和尺规进行了捆绑和锁定!第二个锁定!

第三个要度量的是粒子精细结构常数:

α=1/beta *e^ 2 /( C*ħ)

因而,阿尔法将这些常量进一步锁定了。

第四个要锁定是质量! m(质量)= ħ/(λ×C) = ħ*f(频率)/ C ^ 2 = E(能量)/ C ^ 2 ,同时锁定了时间。

第五个要锁定的就是宇宙学常数:

AC = {1/ (ħ C) ^4} x T = 4.34/9.714 x 10^103 x 10^17

= 0.446 x 10 ^ 120

Cosmology constant (Λ) = ħ/(总作用量子数AC)

所有的自然常数就是宇宙世界的那些锁,都可以用于锁定一些事物。从而,宇宙世界的空间、时间、质量三个“自然”参数都被这些自然常数“锁定”了,宇宙这个大舞台已经被锁定了,所有参加表演的粒子物质也都锁定了。有了这些锁和锁定,于是,宇宙世界的一切事物就不能那样随意和任性了。但另外一方面,有了这些锁定的尺规和规则,宇宙世界可以自由地发展演化,成长进化!

物理学的任意性和绝对性、简单性与复杂性将在最终的宇宙世界动态演化中自然地、客观地、统一地体现出来!并且一一可以度量、可以计算,于是,有了万物理论TOE。

物理学家的“目标”是什么?寻求宇宙世界的“真理”?人类包括全部物理学家是否有能力认识到并公开揭示自然世界的秘密呢?可以是任意地想象,抽象地描述,或者,客观地、本质地、简洁地,获得一个简单的描述公式,如龚学物理方程0。我们以如此简单的方式,揭示宇宙的秘密!它会不会被人们将其粗暴的、简单地加以拒绝呢?

很有可能!或是因为它不符合数学家的“科学的复杂计算过程”,不如威藤、丘成桐等超弦物理的数学表达式漂亮,因为,我们的模型太简单、太简洁!2016年丘成桐教授的原话是:“Simply unbelievable!”, 我的回答是:”Are you real-ly?”

如果我们缺乏认识自然世界简单性原则的科学真理的能力,如果我们过份坚持科学创造的任意性或绝对性,执着于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纠纷之中,我们中的许多人会迷失,有着失败的人生!完全不知道相对性与绝对性、简单性与复杂性是统一的,都是自然世界的一种表象。自然的本质竟然如此简单,就如爱因斯坦临终感叹:自然的本质只能是简单的代数方程。我们完成了爱因斯坦所追寻的自然真理的目标!

谁是输家?谁是赢家?成功或失败,生与死,真是一个难题!

或许也是一个简单算术题!

正是:

宇宙爆炸一声响,随后暴涨尽幻想。

科学检验通不过,留待龚学来收场。

 

参考资料:

  1.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7/05/13/the-end-of-the-inflation-war/
  2. 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6/12/10/natures-manifesto-on-physics-2/
  3. http://www.toutiao.com/group/6419601384614478082

一场关于宇宙起源的大辩论爆发2017-5-15 15:14

4.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osmic-inflation-theory-faces-challenges/

5.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a-cosmic-controversy/

6.http://physics.princeton.edu/~cosmo/sciam/index.html#faq

7.https://undark.org/2017/05/09/a-debate-over-cosmic-inflation-and-editing-at-scientific-american-gets-heated/

8.https://undark.org/2017/05/09/a-debate-over-cosmic-inflation-and-editing-at-scientific-american-gets-heated/

9.http://www.worldscienceu.com/courses/master_class/master-class-paul-steinhardt

10.https://www.forbes.com/sites/startswithabang/2017/05/11/what-if-cosmic-inflation-is-wrong/#8e507928e507

  1. www.pptv1.com

Or: http://www.pptv1.com/?p=1188

 

我们关于中国的“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的意见 5

在我们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说明μ子对撞机是发现新物理学的机器。

结论一:以上所有事实与分析说明,我们没有理由再建造没有希望的P-P大对撞机。我们应该开发最好的加速器技术,建造世界最先进的其它新物理实验机器。

鉴于2017年5月11日,杨振宁先生向媒体网络接受公开视频采访,再一次提到中国现阶段暂时不宜建设大对撞机的明确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意见也已经有所考虑,在十三五期间肯定不会上大对撞机。

杨振宁:我不是反对中国做加速器,是现在不要做

http://www.toutiao.com/a6418730424806441218/

那么,我们还有时间慢慢探索,是否应该做大对撞机工程这样的项目。

龚天任先生将他的意见也转交了有关部门,我们前面的博文中也公开表达了这些意见。

结论二:中国应该成为一个高能物理世界的领袖!

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我们还讨论了以下三个有作为的领域。

一、主要工作可以安排在μ子对撞机、等离子体尾场加速器,或许还有自由电子激光、超高频同步辐射等,这些都是世界领先的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中国没有必要去建立一个Higgs工厂,中国CEPC没有必要去竞争和重复别人的工作:即将到来的hl-lhc(High Luminosity LHC)和日本的ILC。(http://hilumilhc.web.cern.ch/)

二、研究中微子物理学,是基础物理未来的关键。现在,“长基”中微子物理学的基础大约有700英里。中国是世界上能够建立长基地四个国家之一,1500英里,甚至3000英里。

三,建造最大的中微子望远镜。最大的一个,目前是冰块立方,在南极,包括只有一立方千米的冰。我们提出:中国可以在南海建立一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深度3000至4000米深,大小是10×10英里面积,体积是200(10 x 10 x 2)立方英里的海洋深层水立方(水比冰的密度大,从而更加有效和更为强大中微子探测能力)。这既是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工程,又是极其重要的国防工程!

大亚湾和深山岩洞的中微子探测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继续努力实现这些最先进的高能物理实验系统和设施,这些项目有可能取得突破。

四,国际化道路还是本土化道路。

国际化道路:联合美国、欧洲、日本继续就大对撞机探讨。一种方式以中为主,兼容西方;一种是以美为主,兼收其它。

本土化道路: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方式,可以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和自信。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我们支持本土化道路!

结论三:如果中国能够实施以上项目,中国一定会成为高能物理的世界中心。

注:这个中国大对撞机意见系列报告还有最后一部分,我们在此不做编译,直接原文附后,供大家参考。

其后两天,我们还是将我们的编译文本,放在了最后,供参阅。

————————————————————————-

China Super Collider, part four

— Analyzing 杨振宁 and 丁肇中

Copyright © May 5, 2017 by Tienzen (Jeh-Tween) Gong

In my previous articles:

One, no new physics for the 100 Tev p-p collider, according to the newest data from March 2017. See, China-Super-Collider-part-one, 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one.pdf

Two, the three Nobel Laureates did not predict any new physics for (from) any 100 Tev p-p collider. See China-Super-Collider-part-two, 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two.pdf

Three, the ‘Spin-Off’ argument is a red herring, a great misleading or simply dishonesty. See China-Super-Collider-part-three,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7/05/05/china-super-collider-part-three-a-misled-hype-or-dishonesty/ or 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three.pdf

In this article, I will analyze Dr. 杨振宁’s views on this issue.

Excluding all the economic issues, Dr. Yang has three points relating to physics.

First, {四 B. 有些高能物理学家希望用超大对撞机找到超对称粒子。找超对称粒子很多年完全落空,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我在内认为超对称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利用超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粒子只是猜想加猜想。}

Before the March 2017 data, Dr. Yang’s statement {希望利用超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粒子只是猜想加猜想。} is indeed a great insight and wisdom. After those new data, his statement is now a FACT, and we have showed this fact in detail in our article {中国的“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的意见 2, http://www.pptv1.com/?p=990 }.

Second, {六.中国建立高能所已三十多年。如何评价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学家中,中国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造超大对撞机,其设计以及建成后的运转与分析,必将由 90%的非中国人主导。如果能得诺贝尔奖,获奖者会是中国人吗?}

{如何评价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学家中,中国

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 this is really a very kind word for a total failure. Besides Dr. Yang himself, who is the 重要高能物理学家 in this world? None, a big ZERO.

With the prestigious status of Dr. Yang, he is reluctant to spell out the total failures of the BEPC (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As patriots of our country, we want to prevent China being played as an idiot again by the foreigners, and we will make the following detailed analysis.

One, with the 1.3 GeV beam energy design at the beginning, BEPC was clearly designed without any physics-mission, just as a toy, as there was no-physics can be produced with that machine. For any physicist, it was a waste. But, China was far, far behind the world on the HEP (High Energy Physics) at that time, and building a toy was reasonable, as a training toy for training some HEP physicists. So, this first BEPC building decision was politically correct and with great courage.

Two, CLEO (at Cornell Electron Storage Ring) was the longest running experiment in the history of particle physics and discovered many new charm hadrons. Yet, by the year of 2000, it was clear that there is no future for the Charm-physics. As CLEO (even with its latest upgrade to CLEO-c) was still unable to compete with BaBar machine (at Stanford) and Belle B factories (in Japan), CLEO-c was finally shutdown (into the trash can) on March 3, 2008.

Then: {The 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II (BEPC II) … was intended as a charm factory and continues the role of CLEO-c detector. The center of mass energy went up to 4.6 GeV … Operations began in summer 2008 (se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ijing_Electron%E2%80%93Positron_Collider_II ). Also, see http://www.symmetrymagazine.org/article/may-2009/chasing-charm-in-china .

Why? Why picking up other’s trash? Being a toy at the beginning is all good (politically correct), as we were too far, far behind. But, by 2008, why still picked up other’s trash?

Charm (J/ψ) was discovered in 1974 by Dr. 丁肇中, and it is called the November Revolution, which set the foundation for SM (Standard Model). Charm is the GATE, moving quark model (with only two quarks) to SM (with three generations of quarks). But, there is no more physics at that GATE. The deeper physics hides in the rooms and secret tunnels, and the most secret room is the b-quark, housing the key of the baryongenesis, the CP-violation. Thus, by 2000, everyone is doing the B-physics.

Today, there are three B-factories:

Babar (at Stanford, in USA),

Belle B factories (in Japan), and

LHCb at CERN (in Europe)

Today, all three are still doing great physics. Just last week (April 18, 2017), LHCb reported the hint of new physics (see https://indico.cern.ch/event/580620/attachments/1442409/2226501/cern_2017 _04_18.pdf or https://home.cern/about/updates/2017/04/lhcb-finds-new-hints-possible-standard-model-deviations ).

BEPC can easily be upgraded to a B-factory in 2008, as a B-machine is only about 11 GeV.

Why BEPC wasted all Chinese citizen’s money on a trash (Charm factory), trashed by others? Does BEPC produce any physics thus far (from 2008 to now 2017)? No, a total NO, a big, big ZERO.

The leadership of BEPC had lied to Chinese government and Chinese people.  How can we allow this happen again on this Super-Collider issue?

Third, {七.不建超大对撞机,高能物理就没有前途了吗?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探索:A,寻找新加速器原理;B,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研究都不那么费钱,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Dr. Yang again is too polite to show the ignorance of the leadership of BEPC. Indeed, the p-p collider is now a trash.

P-p collider accelerates about 0.1 GeV/m while plasma wakefield accelerators (see https://portal.slac.stanford.edu/sites/ard_public/facet/Pages/rpwa.aspx ) can have energy gradients as steep as 200 GeV/m, have been achieved over millimeter-scale distances using laser pulsers and gradients approaching 1 GeV/m are being produced on the multi-centimeter-scale with electron-beam systems. This is at least 1000 times better than the p-p LHC type machine.

In our previous articles, we have showed that Muon collider is the machine for new physics.

No, there is no reason to build a trash AGAIN. We should develop the best technology and build the most advanced machine.

For HEP, China is far, far, far behind the West. China is even far, far behind Japan who is leading the world on B-physics and neutrino physics.

Yet, the greatness of the HEP today was built by two Chinese, Dr. Yang and Dr. 丁肇中.

Physic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world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lassic physics world was 100% complete by Newton and James Clerk Maxwell. It was Marie Curie’s discovery of radioactive isotopes (polonium and radium) opened the GATE of the quantum world.

While the early particle accelerators did discover some subatomic particles, there was no rule for that particle zoo under the guidance of quantum theory. It was Dr. Yang’s discovery of parity-violation opened the GATE for a lawful framework of this messy zoo. Dr. Yang again set the FOUNDATION for describing this zoo with a mathematic framework, the Yang-Mill theory. Without opening this GATE and setting the mathematic FOUNDATION, there will be no HEP of today.

Dr. 丁肇中 also is a GATE opener, open-up the gate for SM (Standard Model).

Yet, however great Dr. 丁’s work was, it was no comparison to Dr. Yang’s, not even 20%.

Yet, I have read some comments which call Dr. Yang as outdated old chap. How dare these people are? They are simply not understanding what HEP is all about. In addition to their ignorance, they are always telling lies.

They said that SSC (of USA) was aborted for the budget reason, and this is simply a lie. In 1993, the addition money needed for SSC was 5 billion US dollars. Yet, the

“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project (see https://ams.nasa.gov/ ) led by Dr. 丁at the same time (1993) was estimated for a budget over 2 billion US dollars. Furthermore, AMS takes a FREE RIDE on the space-station. If AMS must pay a fee for its ride, its cost will be over 20 billion dollars (4 times more than the SSC budget). Of course, AMS was approved, simply because that there is a mission for AMS while SSC was going to be a tomb for sure.

With two greatest HEP physicists being Chinese (Dr. Yang and Dr. 丁), much more

great than any other Nobel Laureates, we must listen to their advices, especially when others are not putting Chinese interest at the first and are not worrying about making China an idiot.

Now, Dr. Yang has spoken, with his great wisdom, great knowledge and great patriotism.

We now need to beg for Dr. 丁’s advice.

In the meantime, I will help Dr. 丁 on this issue.

AMS02 has 8 more years to go. Before any definite result from AMS02, Dr. 丁 is most likely not able to make any comment on a new project. Up to this moment, AMS02 has not find any hint that there is anything out there for a 100 Tev p-p machine to find. I have showed this in our article (中国“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的意见 2, http://www.pptv1.com/?p=990 ) that the positon excess is now proved of not from any unknown cosmic process (such as SUSY or dark matter).

Yet, there was an issue about the anti-proton excess, whether it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known cosmic processes?

LHCb took this challenge right the way, with a precision test. Its result was reported on (March 27, 2017), and it shows that the AMS02 anti-proton excess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known cosmic processes (see https://home.cern/about/updates/2017/03/cosmic-collisions-lhcb-experiment and the following graph).

csc-anti-position

 

Without any hint of new physics for a 100 Tev p-p machine to discover, Dr. 丁would definitely be unable to support the SC of China openly.

Yes, China should become a world leader on HEP, but not by building a trash. In our previous articles, we have discussed three leading areas.

One, working on muon collider and plasma wakefield accelerators, as those are the leading technologies. There is no need for China to build a Higgs factory, as the China CEPC has no need to compete (repeat other’s work) with the upcoming HL-LHC (High Luminosity LHC) (http://hilumilhc.web.cern.ch/ ) and ILC of Japan.

Two, working on neutrino physics, the key for the future. Now, the ‘long-base’ neutrino physics has a base about 700 miles. China is the one of fou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apable of building longer bases, 1500 miles or even 3000 miles.

Three, building the biggest neutrino telescope. The biggest one currently is the IceCube, at South Pole, encompassing only a cubic kilometer of ice. China can build a deep sea neutrino telescope at South China Sea, at the depth of 3000 to 4000 meters deep, with an area of 10 x 10 miles, that is, 200 (10 x 10 x 2) cubic miles of deep sea water (which is much denser than the ice, thus much more efficient and powerful).

With these most advanced machines, China will definitely be the center of HEP of the world.

—————————————————————————–

中文编译如下:

中国的“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 第四部分

—-分析杨振宁博士、 丁肇中博士的观点

龚天任 原著  李小坚 编译

 

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展示了以下三点。

(一)、根据2017年3月发布的最新数据,确定在100 TeV内大对撞机不会发现新的物理粒子。见,中国超级对撞机意见的第一部分,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one.pdf

或:http://www.pptv1.com/?p=990

(二)、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能预测从100 TeV的P-P对撞机可以产生任何新的物理理论。请看:中国超级对撞机意见的第二部分,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two.pdf

或:http://www.pptv1.com/?p=1021

(三)、澄清了’衍生副产品’的说法:CERN发明了www不成立。这是一种转移焦点的站不住脚的理由。并指出大对撞机支出费用200亿美元的预算低估。这都是极大地误导或者是不诚实的表现。看到中国超级对撞机意见的第三部分。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7/05/05/china-super-collider-part-three-a-misled-hype-or-dishonesty/或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three.pdf

或:http://www.pptv1.com/?p=1128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分析杨振宁博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除了所列的大对撞机支出费用太高的经济账理由,杨振宁博士有三点关于物理理论方面的问题。

首先,杨振宁博士的声明:{四 B. 有些高能物理学家希望用超大对撞机找到超对称粒子。找超对称粒子很多年完全落空,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我在内认为超对称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利用超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粒子只是猜想加猜想}

在2017年三月物理数据发布之前,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洞察力和智慧。在2017年三月这些新的数据发布之后,我们已经用这些数据说明:希望利用超大对撞机发现猜想粒子是不可能的!现在这已经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我们将这些物理数据事实,详细列举在前面的博文中:{中国的“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的意见2,http://www.pptv1.com/?P = 990 }。

第二,{六。中国建立高能所已三十多年。如何评价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学家中,中国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造超大对撞机,其设计以及建成后的运转与分析,必将由90%的非中国人主导。如果能得诺贝尔奖,获奖者会是中国人吗?}

{如何评价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学家中,中国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

这真的是一个对中国高能物理含蓄的批评。除了杨振宁博士,谁是现今这个世界上最重要高能物理学家?没有其他人了,中国更没有其他人!

以杨振宁博士显赫的地位,他是不愿意讲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大失败。作为中国的爱国者,我们要防止中国再在由外国人导演的闹剧中扮演白痴。

我们将做以下详细的分析。

1.采用3 GeV的电子束能量的最初设计,BEPC设计显然没有任何物理的任务,就像一个玩具。因为没有可能用这台机器产生新的物理结果。对于任何物理学家来说,这都是浪费。但是,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由于远远地、远远地落后于世界高能物理的发展,设计建造一个学习工具是合理的,作为一个训练高能物理学家训练用的教具。因此,建设BEPC这一决定兼具政治正确与非凡勇气。

2. CLEO (康奈尔电子储存环)是历史上运行时间最长的粒子物理学实验系统。发现了许多新的魅力粒子(charm hadrons)。然而,到了2000年,很显然,魅力粒子物理学已经没有前途了。当时,CLEO(即使以其最新的升级CLEO-c)仍无法与斯坦福的BaBar 机器和在日本的Belle B进行竞争。于是,在2008年3月3日将CLEO-c关闭,放进了垃圾桶。

3. 然而:2008年夏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II(BEPCII)继承了CLEO-c作为魅力粒子工厂继续进行探测器工作。其质量能量中心高达4.6GeV吉电子伏特开始运行(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ijing_Electron%E2%80%93Positron_Collider_II ). 或见:

http://www.symmetrymagazine.org/article/may-2009/chasing-charm-in-china .

2008年,我们为什么要捡别人不要的垃圾?最开始正负电子对撞机做玩具运行都是政治正确的决定。因为,我们太落后,远远地落后。但是,到了2008年,为什么我们仍然捡起别人的垃圾系统?

1974年由丁肇中博士发现的J粒子(J /ψ)就是魅力粒子家族的粒子。这个重大发现被称为十一月革命,这是为标准模型SM打下基础的重要工作。J粒子打开了SM的大门,原来的夸克模型只有两个夸克以及三代夸克粒子。但是,2008年以后,这扇门附近已经没有更多的物理粒子了。而在大门里面的房间和秘密隧道隐藏着更深的物理粒子,最秘密的房间是b夸克。b夸克是重子产生、CP对称破缺的关键。因此,2000年以后,几乎每个人都在做的b-物理。

今天,有三个b-物理实验系统:

1.Babar(在斯坦福大学,美国),

2.Belle B工厂(在日本)

3.LHCb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欧洲)

今天,所有这三个b-夸克系统仍然还在做着有重要意义的b-物理。刚刚过去的前几周(2017年4月18日)还报道,LHCb发现新的物理结果(见https://indico.cern.ch/event/580620/attachments/1442409/2226501/cern_2017 _04_18.pdf或https://home.cern/about/updates/2017/04/lhcb-finds-new-hints-possible-standard-model-deviations)。

而在2008年,正负电子对撞机本来可以很容易地升级到b-物理工厂的11GeV吉电子伏特。那为什么要浪费中国公民的钱建造升级一个被别人抛弃的魅力粒子工厂?从2008到现在的2017年为止,基本没有产生任何物理发现?BEPC有比日本超前几天发现四夸克复合粒子,还有一些衍生成果。但加速器用的磁铁仍然是效率低下的老旧的wiggler磁铁,为什么不更新效率更高的超导磁铁或高效永磁材料呢?现在,磁悬浮列车都已经运行多年了,高能所的贡献在哪里?中国高能物理所并且还缺少超导系统设计人才。这样的境况,真是有点惨!BEPC的领导怎么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交代?在这个超级对撞机工程的问题上,我们怎么还能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第三,{七。不建超大对撞机,高能物理就没有前途了吗?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探索:一,寻找新加速器原理;B、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研究都不那么费钱,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今天,杨振宁博士再次展现对BEPC领导礼貌和客气。的确,P-P对撞机现在是一个垃圾。P-P对撞机加速效率约0.1电子伏特/米,而等离子体尾场加速器,使用脉冲已达到毫米级的距离,能量梯度可以高达200电子伏特/米。使用电子束系统可以在厘米级规模生产能量梯度接近1电子伏特/米。这些技术比P-P对撞机效率高多了,甚至可以超过1000倍。见:

https://portal.slac.stanford.edu/sites/ard_public/facet/pages/rpwa.aspx

 

物理学也可分为三个世界。1.经典物理学世界的描述是由牛顿和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完成。2.量子物理世界是由玛丽.居里发现放射性同位素(钋和镭),从而打开了量子世界的大门。虽然早期的粒子加速器确实发现了一些亚原子粒子,但在量子理论的指导下,这个粒子动物园并没有明确的规则。这是杨振宁博士发现的宇称破缺建立了一个合法的框架,打开这个粒子动物园大门,结束了粒子物理混乱的场面。正是杨振宁博士再次用一个数学框架–杨密尔斯理论描述了这个粒子动物园的基础。如果没有杨振宁博士打开这个门,建立一个数学基础,就没有今天的高能物理系统知识。丁肇中博士也是一个开门者,打开标准模型SM的大门。杨振宁博士以高超的数学处理能力攀登基础物理世界最高峰,丁肇中以高能物理实验先驱著称,他们的工作都取得了举世瞩目伟大的成就。3.当今的高能物理世界。我们在这个领域仍然很落后,落后于美国、日本,欧洲。

还要一个事实要澄清:他们说,美国SSC被中止了是预算的原因,这只是一个片面的说法。1993,SSC所需的额外资金为50亿美元。然而,丁肇中博士领导的这个“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见https://ams.nasa.gov/)

在同一时间(1993年)上马的项目预算估计超过20亿美元。此外,美国建立空间站免费搭载AMS。如果AMS必须支付费用,而不是免费乘坐,其成本将超过200亿美元,这是4倍于的SSC预算。显然,AMS项目的批准,因为AMS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就是探测太空外未知高能粒子(包括暗物质粒子)。而SSC项目作为对撞机,其它的对撞机可以完成任务,美国建设这样的对撞机将肯定成为一个没有墓志铭的坟墓。

然而,今天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在我们熟知的三个伟大华裔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李政道博士和丁肇中博士指导下建造的。现在,杨振宁博士和丁肇中博士二位是具有中国血统最伟大的高能物理学家,而且,他们两位是现今比任何其他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更伟大的高能物理学家。特别是当别人不把中国利益放在第一位,也不担心中国成为被世人笑话的傻瓜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倾听他们的意见!

现在,杨振宁博士以伟大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和伟大的爱国精神,以及巨大勇气,面对世界,面对国人,直陈表白了自己的的意见:中国现在不宜建造这个P-P大对撞机!

我们现在需要请求丁肇中博士,对这个大对撞机公开发表自己的建议。

在此期间,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们将帮助丁博士面对这个问题。

在这以前,虽然丁肇中博士私下表达过意见,但又公开否认发表过意见。主要丁肇中博士很可能很忙,忙于他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该实验系统还有8年的工作期限。因此,他很可能不便对一个新项目发表任何评论。

问题是这个“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2013年发现了未知反粒子。现在证明,这个发现并不是一个任何未知的宇宙的过程的产物(如超对称或暗物质)。然后,这个反质子的问题,它是否可以由已知的宇宙进程产生呢?LHCb接受了这个挑战,用精密测试。其结果已经报道(2017年3月27日),在我们的文章(中国”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的意见2,http://www.pptv1.com/?P = 990),最新数据表明,AMS系统反质子可以通过已知的宇宙过程解释。见https://home.cern/about/updates/2017/03/cosmic-collisions-lhcb-experiment(见下面的图)。

 

截至到目前,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实验系统也还没有发现任何在100 TeV的范围内P-P大对撞机可能有什么发现的线索。没有任何新的物理作为100 TeV的P-P大对撞机的科学目标,丁肇中博士肯定是无法公开支持中国建造100 TeV大对撞机工程。

在我们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说明μ子对撞机是发现新物理学的机器。

结论一:以上所有事实与分析说明,我们没有理由再建造没有希望的P-P大对撞机。我们应该开发最好的加速器技术,建造世界最先进的其它新物理实验机器。

鉴于2017年5月11日,杨振宁先生向媒体网络接受公开视频采访,再一次提到中国现阶段暂时不宜建设大对撞机的明确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意见也已经有所考虑,在十三五期间肯定不会上大对撞机。

杨振宁:我不是反对中国做加速器,是现在不要做

http://www.toutiao.com/a6418730424806441218/

那么,我们还有时间慢慢探索,是否应该做大对撞机工程这样的项目。

在此之前,龚天任先生将他的意见也转交了有关部门,我们前面的博文中也公开表达了这些意见。

结论二:中国应该成为一个高能物理世界的领袖!

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我们还讨论了以下三个有作为的领域。

一、主要工作可以安排在μ子对撞机、等离子体尾场加速器,或许还有自由电子激光、超高频同步辐射等,这些都是世界领先的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中国没有必要去建立一个Higgs工厂,中国CEPC没有必要去竞争和重复别人的工作:即将到来的hl-lhc(High Luminosity LHC)和日本的ILC。(http://hilumilhc.web.cern.ch/)

二、研究中微子物理学,是基础物理未来的关键。现在,“长基”中微子物理学的基础大约有700英里。中国是世界上能够建立长基地四个国家之一,1500英里,甚至3000英里。

三,建造最大的中微子望远镜。最大的一个,目前是冰块立方,在南极,包括只有一立方千米的冰。我们提出:中国可以在南海建立一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深度3000至4000米深,大小是10×10英里面积,体积是200(10 x 10 x 2)立方英里的海洋深层水立方(水比冰的密度大,从而更加有效和更为强大中微子探测能力)。这既是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工程,又是极其重要的国防工程!大亚湾和深山岩洞的中微子探测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继续努力实现这些最先进的高能物理实验系统和设施,这些项目有可能取得突破。

四,国际化道路还是本土化道路。

国际化道路:联合美国、欧洲、日本继续就大对撞机探讨。一种方式以中为主,兼容西方;一种是以美为主,兼收其它。

本土化道路: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方式,可以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和自信。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我们支持本土化道路!

结论三:如果中国能够实施以上项目,中国一定会成为高能物理的世界中心。

 

 

 

 

 

 

 

 

 

 

我们关于中国的“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的意见 4

关于中国的“超级对撞机工程”争论 4

龚天任 原著  李小坚 编译

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展示了以下两点。

(一)根据2017年3月最新数据,在100 TeV之内大对撞机没有可能发现新的物理粒子。请看(中国超级对撞机的意见之一:http://www.pptv1.com/?p=990或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one.pdf)

(二)所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温伯格,戴维·格罗斯,和谢尔登·格拉肖)并没有给出任何预测,没有认可100 TeV的P-P大对撞机可能产生任何新的物理,仅仅是一个产生希格斯粒子的机器。大对撞机没有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可能,也就是说,这台大对撞机没有明确的科学任务。

而且,他们3人都没有试图推动美国(他们自己的国家)现在或未来建造这样一台大对撞机。而美国的地下隧道早已经准备就绪(即70%的成本已经支付,而另外费用可以由其他国家分担)。也就是说,在几乎是免费的情况下,美国甚至不会浪费一个闲置的空间来建造大对撞机这样的项目。请看(中国超级对撞机意见之二,http://www.pptv1.com/?p=1021或https://tienzengong.files.wordpress.com/2017/05/china-super-collider-part-two.pdf)

还有,他们三人非科学观点上,完全支持中国的大对撞机项目。最重要的观点是“衍生副产品”的说法。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发明了万维网WWW。也就是说,即使中国超级对撞机不会产生任何新的物理成果,它仍然有机会产生一些伟大的“衍生副产品”,或许如同万维网WWW那样伟大的衍生副产品。

我们的博文将澄清大对撞机可能产生万维网WWW那样的衍生副产品谬误,以及项目成本的低估问题。

一、CERN发明万维网WWW的说法不成立

如果说CERN发明了万维网WWW,这是主张建造中国大对撞机的关键论点之一,那么我们应该检查CERN是否真正发明了WWW。

首先,从表面上来看,万维网(WWW)作为人人都能用的网络信息技术意味着什么?

它有两个意思:1. 人人都可以浏览无数的网站。 2.每个人都可以在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故事。

其二,上面表述的是WWW实际效果的定义或理解,那么,WWW的真实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答:WWW至少应该有以下这两部分构成:1,每个人都有一个网络设备(PC机或智能手机);2,一些网络设备可以彼此通信传输信息(下载和上传)。

其三 ,从信息技术发展历史来看,什么是WWW?

答:WWW是包括上述两部分的基础设施。

那么现在,从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我们可以分析这些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和发展历史。

1.计算机必须彼此远距离通信。这是通过计算机互联技术,60年代发明互联网,这个与ARPANET有关。

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internet。

2.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计算设备。这种可能性出现在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和Steve Wozniak卖出了第一台苹果电脑。当IBM在1981推出的PC,WWW的基础已经建立。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personal_computers。

3.如果没有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让每个人都可使用计算机,今天的WWW将无法实现。又是苹果和微软大力推广,如1985的MS视窗软件,PC才真正人人可用。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microsoft_windows。

4.英特尔开发和制造了32位数据总线处理器,在1995年11月1日推出奔腾CPU的发展(三代x86微处理器)。没有这样CPU的电脑只能处理一些短信,不是今天的那种网页。

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ntium_pro 。

5.没有商业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没有www。1989年十一月在美国开发了第一个商业ISP。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World_(Internet_service_provider)

6.如果没有能够处理巨大的数据传输光纤通信连接各个大陆,如1988投入使用的第一条跨大西洋电话电缆用光纤,将没有WWW的快速发展。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ber-optic_communication。

7.   1979年,UseNet可以允许用户通过一个虚拟的通讯交流,看到一个基于文本的网页。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聊天页面广泛传播。1993年由Mosaic后来网景公司开发了容易使用Web浏览器,使现代的Web网页大量出现,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web_browser

8. 有许多不同的计算设备之间来读取和显示网页有困难的时,出现了不同设备上通用的浏览器网页,也就是说,有了世界各地的网页。1995年由Sun微系统公司推出的java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见: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overview/javahistory-index-198355.html。

9.没有搜索引擎,每个人都会迷失在网站的海洋。第一个Web搜索引擎:Archie的搜索引擎出现在1990年,4年后的雅虎以及14年后谷歌的都推出了搜索引擎。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web_search_engines)。

10. 没有第一个免费社交媒体,即每个人都能成为出版者,就没有今天的WWW。1988,互联网中继聊天(或IRCs)已经被广泛使用。1999年,第一个博客网站出现并变成流行,创造了社会媒体的大众参与感觉,今天仍然是流行的交流方式。在本世纪初,聚友网和LinkedIn获得突出的地位,Photobucket和Flickr网站便利在线照片共享。YouTube于2005问世,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交流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视频交流途径。到了2006,脸谱网和Twitter都成为了全世界的用户喜爱。中国也从1994年早期瀛海威网络到今天BAT,让网络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社会生活,互联网改变了世界。这些历史功绩与WWW有密切的关系。

https://smallbiztrends.com/2013/05/the-complete-history-of-social-media-infographic.html

上面的十个历史节点就是WWW发展的主干线,但是在这张简要的历史图片中,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作用在哪里?CERN发明了WWW吗?没有CERN ,这些技术也必然会出现。

可见,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与WWW完全没有任何关系,WWW是世界性的基础设施。

但从CERN内部看,的确曾经炒作过一个说法,但这是一个不诚实的故事。

CERN从众多的不同部门之间生产了大量的文件,委托了一个人叫伯纳斯(Berners Lee)的计算机工程师来处理部门间的文件沟通。他使用自己的网络枢纽(库)为所有文件交换网站,出现在1991年八月。Berners Lee写道:{大部分的技术涉及网络文件,如超文本、多字体的文本对象,网页、都是已经设计的不同文件。我只是把它们放在一起。这是一个概括的步骤,用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抽象,认为所有的文件系统,可能是一个更大的假想文档系统的一部分}。是的,Berners Lee创造了这个术语WWW{万维网},并在HTML语言上做了一些贡献。

但是,他竟敢声称他发明了万维网!1989年十一月第一个商业ISP的业务就是这些内容,而第一个Web搜索引擎是1990,而一个基于文本的Web页虚拟通讯,已在1979年就开始使用。而互联网中继聊天(或室内体育馆)于1988被广泛应用?上述十个历史节点的技术拥有者都不能声称拥有万维网WWW,而Berners Lee却声称拥有WWW的发明权,维基百科网上也没有人质疑这个不诚实的声称。但是,如果一个大机构如CERN也声称或不否认:CERN发明了WWW,这肯定让人笑话!而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竟也散布这种无知的说法,不是无知就是不诚实。

结论:万维网不是从CERN衍生出来的副产品,而是信息时代全球共同构建的基础设施

二、成本计算低估的误导

下面,我们澄清一个误导中国建造超级对撞机建设成本的计算,说明总成本可能低估的问题。

国际大咖温伯格和谢尔登·格拉肖根本不谈这个问题。戴维·格罗斯声称,第一阶段(CEPC)将花费大约60亿美元,而拒绝了SPPC成本的任何猜测。

然而,BEPC的领导声称的总成本(包括CEPC和SPPC)约为200亿美元。如果这不是错估,那一定是低估了这个总成本。

我们首先来检查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总成本。

1.大型强子对撞机本身(第一次升级)花费超过100亿美元。

2.LHC使用LEP隧道。也就是说,LEP的成本也应包括在内。LEP和15年的建设运营成本超过150亿美元。

3.设计的LHC寿命为25年。由于目前的成本没有未来的通货膨胀,现在每年超过十亿美元的经营成本。估算终身运营成本将超过300亿美元。

4.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三次升级改造:从7到13 TeV(2014);从13到14 TeV(2018);然后增加亮度改造hl-lhc(High Luminosity LHC,2020)。这三个升级改造将耗资约50亿美元。(http://hilumilhc.web.cern.ch/)。

因此,目前估计大型强子对撞机费用为(100+150 + 300 + 50 = 600亿美元)。考虑前一阶段的250亿折算到今天的钱至少值400亿美元,而后一阶段350亿很可能低估。也就是说,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及其即将的升级的总成本将超过400+350=750亿美元。

但是,等一等,还应该再算算围着CERN对撞机进行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本身无法处理所有收集的数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有一个全球LHC计算网格(http://wlcg.web.cern.ch/),在42个国家有超过170的全球计算中心合作,结合各国和国际网格基础设施有大量投入。这个庞大的网络每年的运营成本也一年超过十亿美元。25年来,以今天的花费总共超过了250亿美元。

所以,对于CERN建造的一个14 TeV的对撞机,相对于今天的估值,全寿命总成本超过了750+250=1000亿美元。

以上关于CERN的成本计算,这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中国建造100Tev的大型对撞机的总成本是即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国的大对撞机建设成本估计为200亿美元,肯定是低估。就说这个数据处理需要全球大型计算网格来供中国超级对撞机使用,这个费用算了吗?当它开始运行时,是否100%免费?我们肯定100%不是。也就是说,中国必须建立自己计算网格,至少耗资100亿美元。

建造中国大对撞机而没有任何配套基础设施,这是不可能的!故意忽略这些费用,那就是蒙骗中国政府。中国俗语: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生一个孩子也许只花了1万元,但培养这个孩子的终身费用可能会超过一百万元。中国谚语:请神容易,送神难。中国大对撞机,还可能邀请一大批国际人士参与,如何面对这些高级专家比面对普通国人要难。

面对现实,中国建造大对撞机不一定容易,确保大对撞机善始善终、终生平安运行可能更难!如果不认识这些困难,那就是忽悠中国做冤大头!

 

 

 

基础物理为何被认为自1926年薛定谔方程提出就没有进展?

头条问答邀请你回答

基础物理为何被认为自1926年薛定谔方程提出就没有进展?

一、薛定谔方程

首先,看看三维空间的薛定谔方程:

 

xdger

方程的解Ψ则为

Ψ=ψe−(2πiE/h)t.

这个方程解描述了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一个粒子波的分布。

这个方程已经通过了到目前为止所有实验的考验。它是量子力学最基本的方程之一。它以一个简洁的公式描述了微观物理的每一个量子力学系统的对象:电子、光子、中子,所有的量子。

薛定谔将他的方程用于氢原子,发现他的解精确地重现了玻尔制定的能量级。因此,该方程最早的成功描述了氢原子的离散能量谱,从而促进了量子理论的发展。

与薛定谔方程同样能描述量子特性的有海森堡矩阵(Werner Karl Heisenberg’s Matrix),与薛定谔方程方程同样伟大的还有狄拉克方程。

二、标准模型(SM)

事实上,基础物理的标准模型(SM),是一个比薛定谔方程更伟大的成就,虽然SM并不完备。

以下就是相对于薛定谔方程有巨大进步的标准模型方程 :

sm000

 

这是基础物理的一座高峰,一个丰碑!有众多科学家为此做出了贡献,集众多大咖的成就于一身!

SM可以被描述为SU(3)x SU(2)x u(1)规范(群)对称性。而且,SM是建立在Yang Mills方程SU(N)组的一般描述基础上的一个实例,看(https://en.wikipedia.org/wiki/Yang%E2%80%93Mills_theory )。

yang-mill

除了这个方程,杨振宁先生重要贡献是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也可以说,杨振宁先生是近代物理学之父。之后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他的子子孙孙。

同时因为,标准模型是一个长期的众多的实验数据与经验的总结,是一个集大成的工作。标准模型将基本粒子三代36个费米子和三代12个轻子有规律地排列。其直接效果就如同化学家门捷列夫,把所有的元素有规律地排列,成为了化学奠基石一样伟大的元素周期表!

标准模型还经验总结三代基本粒子的精细结构常数:卡比波角、温伯格角、alpha等。还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了CKM矩阵,并由此而计算三代基本粒子之间的质量关系。这些都是从实验数据和经验中总结的现象学理论。

三、主流物理学BSM

这也是一个分水岭。SM其后,主流基础物理学就是BSM。主流物理采用超弦和M弦理论描述SM,到现在还无法理论推导精细结构常数,无法完整理论描述所有基本粒子的质量特性。无实验验证其预测的各种粒子。主流物理BSM以庞大的阵容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打造了一艘又一艘超豪华的泰坦尼克巨轮,不是撞向冰山沉没就是陷在沼泽中不能自拔。这是主流物理的悲哀!

因此,现在可以论断BSM已经失败。既然基于SM 基础上的后面的BSM,几乎所有BSM物理理论都错了,是不是也可以怀疑其前提SM也错了呢?如果这样,有人认为,主流基础物理的最后的正确理论就只能是薛定谔方程了。

于是有人说:基础物理被认为自1926年薛定谔方程提出后就没有了进展。

我们不完全赞同如此说法,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不能推翻标准模型的伟大功绩,我们不能否认标准模型的巨大成就。否则,就是有意贬低包括杨振宁博士等前辈的伟大成就。因此,我们选择标准模型作为主流基础物理对错的分水岭。

四、龚学物理

我们从薛定谔方程的基础上,发展了量子化时间、量子化空间,并且从第一原理出发,建立了粒子创生方程0,原理性地描述了标准模型的三代48个基本粒子。理论推导精细结构常数,从而理论上确立了所有基本粒子质量特性。

并且,系统全面地解决了当今主流物理无法回答的一系列重大开放问题。建立起了一个基本完备的龚学物理体系。

因此,我们感谢物理学前辈的工作,包括薛定谔方程和标准模型SM等。

正是:

基础物理困难多,百年岁月半蹉跎。

乌云朵朵布迷雾,两朵之后又两朵。

拨开一朵薛定谔,又拨一朵爱翁夺。

暗云暗雾谁来度,龚学物理新开拓。

如何辨别一个物理理论的创新

理论物理学家的数学水平一般都有多高?

这是回答今日头条的问题。

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这不仅是一种科学,还是一种艺术、哲学!而且这是很难的事!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故作高深,表面漂亮,形式上可以引出很高深复杂的数学理论。如威腾,就是数学高手!虽然得了一个数学菲尔兹奖,但于物理学贡献仍然一片空白,没有解决物理学任何重大问题。

一、他的物理不能接触已知的宇宙世界,如 自然常数:宇宙学常数、粒子精细结构常数,描述费米子粒子族质量,正确的希格斯机制等。

二、他的物理数据无一得到验证。其超弦预测的粒子实验全无发现,在100Tev 范围都不见踪影。

这个简单事实说明,数学家可以凭空想象和任意假设并加以描述,这样可以是一个好的数学理论!但物理是面对真实的世界,他不能描述这个客观的世界,这样的物理学就是完全的失败!

一个好的物理理论,必须面对物理学界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创新,并接受多重检验!

如:我们博文中列举的十重门 考验!

《物理世界之重子产生》 《创新物理学》之八

一个十重门的检验.

一个理论是否成立,除了用以上理论法则外,还有一个十重门的检验。看看我们建立的GM是否如同万能钥匙能够通过十重紧锁着的大门,是否可以达到物理世界自然美的“秘密”宝库。

1重紧锁门:48个物质粒子的标准模型已经建立,但现在没有完美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这个是在第一重紧锁着的门后面的秘密。

芝麻开门1:本文第一第二部分说明了,G弦是标准模型粒子最佳描述和说明。参见: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3/06/g-string-final-nail-seals-higgs-coffin.html)。

2重紧锁门:有许多的耦合常数,如alphaα,Neff=3和一些自由参数,如卡比博角和温伯格角。没有理论基础能够计算出来。这些是在二重门的背后秘密。

芝麻开门2:对于Cabibbo角计算,温伯格角,精细结构常数α,我们已经表述过三遍了。如果还想更详细了解,参见: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3/lhc-and-knowledge-based-phyiscs.html

3重紧锁门:暗物质/可见物质的比= 5.3526,是观测的结果。普朗克CMB数据,暗能量 = 69.2 % ;暗物质= 25.8 % ;可见物质= 4.82 %,其必然性的理论计算基础是什么?这是第三重门背后的一个秘密。

芝麻开门3:我们已经表述为《物理世界中的暗物质暗能量之谜》,这个计算天下无敌,举世无双。参见:

http://www.pptv1.com/?p=39

如果你感觉不过瘾,参见: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3/08/dark-matter-mystery-no-more-part-2.html)”。

 

4重紧锁门:量子原理和相对论是不相容的。如何才能兼容?这个问题还包括引力的统一。这个秘密是在第四重锁着的门后面。

芝麻开门4:我们已经表述为《物理世界之引力产生》,或参见: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9/quantum-algebra-and-axiomatic-physics.html)”。

 

5重紧锁门:“电荷”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质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电荷,质量相互作用等等)?这个是第五重紧锁着的门后面的秘密。

芝麻开门5:我们已经表述为《物理世界之引力产生》,不够清楚的或可参见: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4/axiomatic-physics-final-physics.html)”。

 

6重紧锁门: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是什么力驱动宇宙加速膨胀。这是第六重紧锁着的门背后的秘密。

芝麻开门6:我们已经表述为《 物理世界之引力产生》,空间量子化与时间量子化,以及统一力驱动,或参见: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5/acceleration-of-expanding-universe.html)”。

 

7重紧锁门:中微子振荡。如何获得能量?这是第七重紧锁着的门背后的秘密。

 

芝麻开门7:参见: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1/10/neutrino-oscillation-mystery-no-more.html)”。

 

8重紧锁门:自然有三个部分:物质世界(地球、太阳、星系等,不包括生命),生命系统、数学系统,这三个部分有三个分开的规律,或者它们是一组统一的规律?注:生命系统至少有2个不同的特点:一、生命过程(繁殖和新陈代谢)需要一个计算装置。二、个性与不可分割性。这两者是物理学定律所产生的吗?或者是生命如何诞生和发展?这些是是第八重紧锁着的门后面的秘密。

芝麻开门8:我们已经表述为《物理世界产生生命》《物理世界产生智能和意识》,不够清楚的或可参见: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3/09/02/key-mission-of-life/

https://tienzengong.wordpress.com/2013/09/02/is-the-modeler-the-model)。

9重紧锁门:什么是时间和空间?他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出现ħ(普朗克常数)?这是同样的问题。这是第九重紧锁着的门后的秘密。

芝麻开门9:我们已经表述为《物理世界之创造法则》,不够清楚的或可参见: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4/origin-of-time-breaking-of-perfect.html

http://prebabel.blogspot.com/2012/04/origin-of-spatial-dimensions-and.html)。

10重紧锁门:TOE主密钥测试。主钥匙是以上九门的钥匙,还是以上九重门有完全不同的钥匙?如果主钥匙不是万能钥匙,这第十重紧锁的门就不能打开了。

芝麻开门10:这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一把打开以上十重门的万能钥匙。下一篇文章介绍这个TOE。

关键是这十重门,必须用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模型来解决物理学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用同一个钥匙打开这个物理奥秘的十重门!而且,这把钥匙还打开了更多的门!

正是:

物理数学是亲家,各家自有各家娃,

物理身硬是铁蛋,数学娇柔一支花。

终将有缘来相聚,铁娃配花传佳话。

窥探宇宙穷奥妙,掌管钥匙成大咖!